2)指定购买_穿越古代做夫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密就是了,钱在公账上支,稍注意一点的人都能知道。

  刘掌柜还在继续往下说:“这还只是一期,听闻提学司每月要出两期,那就是六十两银子。一年算下来,少说也得七百多两。提学司家大业大,贴补起来倒也不难,可大人有没有想过,从别的地方将这笔钱找补回来?”

  楚辞心中意动,似乎有些明白他的意思了,“你是说?”

  “小老儿此来,就是想和楚提学谈这生意的,小老儿想在教育报上为自家书肆扬扬名。小人家中做书肆生意已有几十年,从我父亲起,就一直在和漳州府的文人墨客们打交道。整个漳州府,大部分的小书肆都是从小老儿这里进货的。”

  这刘掌柜说起这事时,脸上莫名有些骄傲。楚辞听了这才明白,原来他是想投放广告来了!不过听他话中之意,他分明已经是漳州府最大的书店老板了,并且还是全府书店的供货商,为何还要扬名呢?

  ……

  说到供货商,就不得不提一提这书坊了。一般来说,每个县城都应有书坊,这书坊就相当于现代的印刷厂,里面印制的书籍就是周边书肆的货源。只是这漳州府由于历史原因,导致周边的几个县城书坊都因连年亏钱,以至官府不再投入资金而倒闭了,只府城还有一座较大的书坊。

  楚辞刚上任时也曾去参观过,听说那里一年至多出厂五六千册书籍,大部分还都是四书五经类的科举必考书目,其余的占比很少。原因归咎于要不是写了书但书号没有批下来,再不就是批了书号但发行出来并不畅销,导致印了一两百册就不再刊印了的。

  当下除了从启蒙到会试所用的科举书籍每年都会增印之外,其余的书都需要县里批下书号才能刊印成册然后投放到各地书肆贩卖。若有人在私人印刷厂刊印出来没有书号的,那就相当于盗版图书,只能私下传阅,一旦数目过多,有人举报,官府就会过来查抄。

  因为这种原因,导致很多书都只有手抄本却无刻印本,这也是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孤本存在的原因。

  可能有人会觉得,既然想要发行,那就去批个书号呗。可是书号岂是那么好批的?官府在这方面考察的很严,未免犯了忌讳,所以想要出版前,就必须花钱请文员校对,校对成功后才能呈上去排队。这一排队,日子就说不清了,如果没有打点,可能三五年也批不下一个书号。就算打点好,批下书号了,到书坊刻印这一步,也还要再等。

  刻印需要专人从活字中挑出书里的内容再放入木框中排版好,这一过程费时费力,如果不是紧急情况,那书坊的工作人员是不会急着去弄的。这里又需要一笔银子打点。

  如果你很幸运的把这几步都完成了,书也可以发行了,那你又要纠结印刷多少出来了

  请收藏:https://m.qmka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