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指定购买_穿越古代做夫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印多了卖不出去,亏钱!印少了则连打点上下的钱都挣不回来。似乎无论怎么算,这刊印书籍都是一件亏本的买卖。所以除了有些身家和名声在外的人,其他人一般不会考虑。当然,有些富商专以出售话本卖钱,他们就会低价从书生手里取得版权后再大肆刊印。这之后的利益,自然就与原作者无关了。

  楚辞在了解到这些之后,才知道当日他能发行那份题集是占了多大的便宜。若是没有人在背后帮衬着,仅靠他一个普通学子,是不可能在那么短的时间内让那题集面世的。

  这漳州府一年刊印四五千册,对于一府学子来说,平均每人每年才得两册书,这实在是有些少了。所以这刘掌柜不止在书坊进了货,还会去外地采购一些时兴的书籍回来。像前几年西江省发行的《辞海题集》,他当年也是暗地里采购了不少回来的。

  ……

  面对楚辞的质疑,刘掌柜是这样说的。

  “他们本来都是在小老儿这里买书的。可是近两年来,各地船运发达,从江南一带的书坊里流出的很多书籍,就辗转来到了南闽省。像周边的延州府,因为建有码头,所以得了不少方便。本地的学子,有不少人都去外地买书了,导致咱们本地的书肆生意一落千丈。”

  楚辞失笑,原来是生意竞争不过别人来告状了。

  “刘掌柜,你的忧虑本官也能明白,只是这做生意盈亏自负,你又怎能将这怪罪到外地书肆上去呢?学子们之所以竞相去外地买书,说不定是外地售价较低的原因,若不然你们也适当降价,说不定能挽回一部分学子。”

  做生意货比三家自然是无从批判的。楚辞在现代时,买书一贯都只买典藏版,但这是因为他家境良好,所以才能额外在意包装和手感。那时他们班上也有其他学生,同样内容的书价钱甚至能和楚辞的相差数十倍。但古代学子,大多家境不富裕,自然能省则省,有便宜的当然不买贵的了。

  楚辞本以为这么说了,刘掌柜就不好说什么了。谁知他一听这话,更加生气。

  “大人有所不知,其实就价钱上来说,他们那边的比咱们本地的还要贵上些许。除此之外,那边有些书籍印刷十分模糊,分明是外地来的残品。读这样的书,岂不坑害了我漳州府的学子们?大人不信的话,请看这本书。”刘掌柜讲到这件事时,脸都气红了。他除了生气有人恶意竞争之外,还气他们弄虚作假。

  楚辞接过刘掌柜的递过来的书,这是一本《增广贤文》。就封面来看,和他们本地的也差不多。翻至内页时,可以看出,这是一本江浙地带出版的书。再翻看里面的内容,楚辞不禁皱起了眉头,这里面的字密密麻麻,上面墨点很多,时不时地就会覆盖一两个字,对于启蒙期的儿

  请收藏:https://m.qmka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