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章 三世说与大同世界_明天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天下熙熙,正如公羊家所言,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如此循环往复。难道真是人力难以抵抗天命?或者这就是所谓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于谦一时间无言。

  朱祁镇说道:“先生,你知道,我读书最喜欢读一段是那一段吗?”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于谦的声音低沉,不用朱祁镇背下面一段,他就开始吟诵道:“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势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

  朱祁镇本来是用此打动于谦。但是他深情的吟诵,却先打动了自己。

  社会的终极理想,叫他为共产主义也好,叫他乌托邦也好,叫他大同世界也好,都是一种打动人心的力量。

  那种震动人心的理想主义,不管在什么时代拿出来,都有发人肺腑,动人心魄的力量。

  而朱祁镇更是从这些文字之中,看到了后世种种。

  是的。

  后世固然与这种极大理想化的社会,有很大的区别。

  我们有我的的烦恼。

  但是这些烦恼大多都是生存权利得到保障的基础之上。

  而即便而今所谓之盛事,每年冬天北京城的街道之中,都会有路倒。少则十几个,多则几百个。

  这是所有人习以为常,但是朱祁镇看来,却不忍直视的事实。

  每想到这一点,朱祁镇就有一种无法言说的复杂感情,有愧疚,有激动,有奋进如是种种。

  他愧疚为,他作为大明皇帝,天下之父母。

  却让大明百姓生生冻饿而死。每当这个时候,他都想急切的想有所作为,但是冷冰冰的现实,一次次泼他冷水。

  让他的心中在痛苦之中,反复挣扎。

  这就是据天下之大,不爱奢华,不爱美色,不爱享受,数十年如一日,批阅奏折,勤于政务的根本原因。

  就是理想与现实之间,应该与不能之间,想要做到与无能为力之间巨大的痛苦。

  “陛下。”于谦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双目发红了,这位白发苍苍的老者说道:“臣自束发读书以来,圣人之言,从不敢忘,只是时过境迁,井田决

  请收藏:https://m.qmka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