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保护性耕作_帝国的黎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0左右。

  2、提高播种质量,培育壮苗

  提高播种质量,是实现个体健壮,群众发展合理,确保各生育指标,进而实现计划产量的关键。培育壮苗具体措施,除严格

  筛选良种和进行药剂处理,防止地下害虫外,还要具体抓好足墒、均墒播种,播种时墒情要求保持土壤持水量70%左右。墒情不足时要在播种前灌水造墒,或播后浇蒙头水,墒情力求均匀一致。播深一般3——5cm,并要求深浅一致。特别要注意麦前免耕播种容易出现缺苗断垄的问题,一定要加大播种量,比实际播种量大10%左右。出苗后的田间管理的重点是及时去弱苗留壮苗,苗补密,或有区别的采取双株留苗,对生长不齐的点片,要实行补施“偏心肥”,提高整齐度。推广三叶间苗,五叶定苗措施。同时结合查苗补种和间定苗,及时进行中耕除草,为根期生长创造条件,加强根系的生理活性,促进根系生长。必要时及时施提苗肥。

  3、按叶龄指标管理,科学/运筹肥水

  玉米拔节管理,主要是采取叶龄指数,按不同地比例浇水,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采取前轻后重式追肥法,即:第一次追肥于叶龄指数达35——40时,追肥总肥量的40%左右,第二次于叶龄指数达60%时,追肥总肥量的60%左右,,在土壤墒情不足时,可同时结合浇灌拔节水和孕穗水追施,这对增加穗数,提高双穗率和形成大穗十分有利。

  4、防治病虫害

  除应用抗病品种外,还应积极采取药剂和生防等项技术综合防治病虫害。地下害虫的防治主要集中于播种前进行,可采取土壤药剂处理和药剂拌种;对于大田病虫害的防治,如:蚜虫、粘虫、蓟马等应搞好预测预报及时用药剂防治。到七、八月份,主要防治对象是玉米螟、红蜘蛛、棉铃虫和大、小斑病及青枯病等。害虫应注意消灭第一代幼虫。玉米螟通常采用喇叭口期撒施药物颗粒和吐丝期抹药泥等方法。玉米的大、小斑病及青枯病等,主要采用抗病品种和改善田间小气候等办法,以减轻病害和降低产量的损失。

  在抓好上述各项措施的同时,还应搞好人工辅助授粉和剪除雄穗安收获指标适时收获等项技术措施。

  总之,只要因地制宜地灵活掌握和运用以上促控技术措施,就能使各项指标按照人们的要求向着预定的方向发展,达到高产、稳产、低耗、高效益的目的。

  保护性耕作作为一种先进的耕作方式,由联合国粮农组织倡导在全球普及,并已经在全球70多个国家推广应用。实施保护性耕作具有保护农田、减少扬尘、蓄水保墒、抗旱节水、培肥地力、增加土壤有机质、促进秸秆还田利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提高单

  请收藏:https://m.qmka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