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5章 取轻_魏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满宠第三个方略的缘由,就是想让淮南战线也能做到戎卒自给——

  在夏侯惠的上表中提及具体谋划了。

  他在上表中,也如满宠一样将关乎偷袭皖城的前因后果以及利弊细细说了一边,也谏言了或破城虏民而归、或顺势占据皖城谷地的两个选择。

  但与满宠不同的是,他对破城虏民而归这个选择言之寥寥。

  仅是以“贼吴恃前番石亭之战,以我魏国淮南兵马寡少、不复有攻伐之力,如若我军趁其不备而掩袭,必可功成而归也”之言便带过了。

  而在如何占据皖城谷地这个选择上,以及占据这片谷地后能为魏国带来的裨益上,他言之甚详。

  他觉得守备这片谷地不失,魏国只需以八千精锐戎兵常驻即可。

  但士家的数量至少需要两万以上。

  且为了让这些士家能奋勇作战、在贼吴日后反扑中力保城池不失,他建议庙堂能给予士家梦寐以求的放籍。

  仍是依着秦国时的隶臣赎身制度,在先前临阵有斩首之功可赎家小的定论之上,再附加恩诏:只要皖城谷地不被贼吴夺去,所有戍守的士家每服役两岁皆可以赎家小一人归入民籍,且画田亩予之。

  若有阵亡者,不管服役多久皆特恩其家小一人归民籍。

  自然,庙堂予厚恩赏重,也会对应的制定严法苛律来约束与惩罚。

  乃是建议在临阵逃脱、不尊号令皆斩之的常规军法之外,还要增添守土不利的问责制度。

  如吴兵化整为零以小队频繁来侵扰时,每被毁多少田亩而护田的士家需要斩杀多少吴兵方可免责;每个戍守点被焚毁,驻守的士家需要杀伤多少吴兵方可无罪;尚有贼吴大举来围城攻打时,士家必须要坚守城池半年不失,方可让在后方的家小不被连坐!

  是的,坚守半年,而不是魏军律规定的百日。

  这种问责制度,可以看出夏侯惠几是照搬秦国变法后的军律了

  但天子曹叡觉得可以推行。

  因为这种奖励与问责机制,也是摸索着推动士家变革的另外一种尝试啊

  况且,他并没有觉得夏侯惠谏言占据皖城谷地的方略急功近利,甚至以为夏侯惠与满宠二人所意属的战术,并没有高下优劣之分。

  那不过是少壮者锐意进取,而老臣万事求稳妥的理念不同罢了。

  而天子曹叡更倾向于取夏侯惠之策,并非只是因为他也同样处于锐意进取的年纪,更因为夏侯惠在上表中还讲述了占据皖城谷地后,淮南战线与魏国社稷将迎来的好处。

  不是什么为国辟土、挫败贼吴扬魏国军威、为国添户这些显而易见的裨益。

  而是关乎治国之政。

  一者,淮南战线可做到戎兵自给自足。

  从江东的角度出发,他们自然不会坐视魏国全据庐江郡、增添另一攻吴途径的。

  故而,他们日后必然会多番兴兵来攻打皖

  请收藏:https://m.qmka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