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四十四章宾馆_一方守界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兴旺》、《迎春接福》等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

  第十一,帖窗花剪纸。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

  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

  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

  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第十二,春节贴福字。

  贴福字,是中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

  春节贴“福”字,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

  其中康熙“福”,被称为天下第一福。书写于公元1673年,当时康熙19岁,即位13年,风华正茂。

  康熙皇帝,为祖母孝庄皇太后请福续寿,御兴大发,提笔挥毫写下“福”字。

  康熙“福”字,左下角为汉字草书“子”,右上角为汉字草书“多”,右下角为汉字草书“田”,合起来看是“福”。

  民间又有说法叫康熙福为:多子多田福。

  第十三,除夕零点必须回家。

  团圆的年夜饭,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吃完,一家人就会围坐在一起,组织娱乐节目,或者到亲戚家串门聊天,但必须在零点前回到家。

  一到零点,一家人要全部在家“守岁”。

  当钟表的指针走过12点后,人们就会燃放早已准备好的鞭炮,庆祝新年的到来。

  第十四,除夕燃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

  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

  当然流传的故事中,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燃放爆竹,最先是为了驱赶年兽。

  一路聊着天,就到了终点站。

  我们所在的地方,是一个很小的镇子。

  后来才知道,这不是镇子,而是县城,全县辖区人口,只有三万人的县城。

  “锅锅,我们找个住的地方吧。天黑不好赶夜路,明天补充点吃的再出发。”

  初九指了一个方向,说是全县有两个可以住的地方。

  一个是县城的招待所,一个是普通的宾馆。

  我看着八米宽的街道上,并无太多的人。这街道还没有我们老家的县城街道宽敞。

  曾一度以为,我们县城作为全国十大贫困县,已经够落后的了。没想到这个县城,看着还不如我们老家。

  这么小的地方,宾馆能有生意吗?

  我记得初中的时候,一个同学家人,在县城开了家宾馆,因为常年没有生意,关门了。

  初九告诉我,别看现在没有什么人夏天旅游路过的人还是挺多的。

  这里是云贵川的交界处,不远处就是国道,经常有旅游大巴车,路过这里的时候休息。

  感觉没有走几分钟,就到了县城的中央,县政府的隔壁就是招待所。

  招待所是座二层楼的建筑,大院子里有座假山,假山的旁边有个景观池,里面有一些金鱼游来游去。

  往大厅走的时候,初九说小时候跟爷爷进城,经常想什么时候可以在这里住上一次呢。

  请收藏:https://m.qmka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