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四八章 评估_我成了仁宗之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气有提升,但作用真的不大。

  大宋不同。怎么说呢,现在大宋的军卒,已经基本都属于老护卫营和近卫带出来的,也就是说,大宋的军卒,基本都是赵曦的门徒。

  不说赵曦在军制上的改革,不说提高武将地位,就单从大宋让周边各国臣服的现状,大宋军力的提升,都是自赵曦率军第一次南征开始的。

  第一次南征、好水川之战、河东之战,一直到平灭西夏,所有的战例,让整个大宋的军伍对赵曦有一种盲目的崇拜。

  这一次,是官家亲征······大宋的整个士气完全是在飙升。

  当官家检阅车辆经过是,整齐划一的,震天的吼声,让每一位亲临者都有热血沸腾的感觉。

  其实,赵曦真的没做什么。在亲征时,赵曦就说了,亲征就是一个形式,一切都按既定方略作战······所以,他无非沿着整个防线,坐着马车溜达了一圈······

  “官家,老臣很久不接触军伍了。老臣不是恭维官家,不论是记载,还是眼见,老臣认为当今世上,绝不存在可以赢大宋军伍的王朝!臣文彦博为陛下贺!”

  “多年前,老臣主导平叛王则,当时是河北道和京东道的禁军全来了,却对一些乌合之众丝毫没有办法。若当时大宋是这样的军伍,臣只需要三五千军卒即可平息那场叛乱······”

  文彦博陪着官家巡视了,震撼是惊人的,也是令他折服的,他是真正的看到了大宋军队的变化,真的不可同日而语······

  “官家,臣以为,朝廷应该着手筹备燕云十二州的官吏了!”

  真不是恭维,王安石这一次也算是平生首次检阅队伍,真正见识到到大宋如今的战力后,对于这场战的胜负,再没有一丝担忧,甚至理解了为什么章惇的鹰派作风······

  有这样的队伍做后盾,这就是朝廷的胆!

  “这种事朕就不操心了,这是内阁的职责。不过,朕提个建议,凡在战后到新收复州府任职者,可比原本国朝州府的俸禄提高三成。”

  “一场大战,损伤是难以估量的。从丁口到民生,都需要恢复。勇于来战后疮痍之地为官者,朝廷不吝赏赐。这条诏令时间为五年······”

  巡视完整个战线,赵曦也算是彻底放心了。

  百年的执念,几十年的韬光养略,三年的谋划,终于具备了完胜北辽的实力。

  检阅结束后,赵曦也觉得朝廷完全可以考虑战后的事了······

  这一战,不会有任何意外。

  当然,这不是仅仅靠检阅的印象下的定论,而是综合考量双方的兵力、军备、士气、后勤以及情报收集等所有因素,在前方将帅、陪同官家亲征的老帅,以及整个随同文臣综合评估下得出的结论。

  ······

  整个河北道都是战场,没有什么主力和偏师,也不分策应和主攻,就这样全线均衡的推进······

  即便是这样的部署,既然君王亲征了,还是要亮出君王旗的,也是要摆出君王仪仗的。北辽也是如此······

  我成了仁宗之子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qmka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