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三九章 战略部署 中_我成了仁宗之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爽的势力,去试探一下大宋的实力……

  若逼迫成了,那是三方顶层的交锋,若逼迫不成,在河东路打一场局部战争,也能探出大宋真实的军力。

  至于战打到什么程度?在他们看来,无非是撤出战线和牺牲一些无关紧要或自己不好亲自动手灭掉的势力。

  论权谋,西夏梁氏和北辽的耶律洪基在大宋的执宰眼里那就是孩童……

  对照军情奏报,想想今日使臣觐见,再结合这场战事引起的原因,以及西夏北辽的朝堂纠葛,他们到底想什么,被国朝的相公猜测个仈Jiǔ不离十。

  “陛下,我大军是要配合他们演戏吗?”

  韩琦眯着眼,一副胸有成竹的神情。这一点必须搞清楚,到底怎么打,是过家家还是动真格的,这是决定排兵布阵的基础。

  “不苟且!战事他们挑起了,怎样结束他们说了不算!”

  朝堂可以妥协,也必须妥协。国朝还没到生死存亡的地步,赵曦没有选择把朝堂搞得血淋淋的革新。

  但对于外邦,赵曦可不手软。

  韩琦搓着手,来回走动着,还时不时和富弼、文彦博等人互换着眼神……王安石黑脸,没丝毫变化,不跟韩琦对眼。

  “陛下,如此说来,我们岂不是要帮他们朝廷的忙了?”

  “那就帮吧!”

  赵曦说完,突然就发出一声大笑。

  紧接着,从富弼开始,政事堂相公,到工坊城、讲武堂众人都一阵大笑。

  这一阵大笑比赵曦在朝会时强力统一思想更有效!

  这一阵大笑,不管是文臣还是武将,都带着舍我其谁的豪情!

  这一阵大笑,那种默契、那种交流、那种相惜的感觉弥漫了整个议政厅!

  这是一次胆气雄壮的表现,这是一次众志成城的体现,这是第一次敢于向外邦说不的体验。

  在场的重臣,任何一位都是一时的豪杰,没人不想昂着头对外。

  可国朝一直以来的战绩,让他们不得不把雄心壮志埋葬,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左右腾挪,抱残守缺的苟延残喘。

  现在不同了!

  这一次议事,将是大宋朝廷真正的一次转向。

  视线再一次聚焦在沙盘上……

  “狮子搏兔须全力。左厢神勇军司、西京道招讨司是否真的是被辽夏丢出来送死的,这都是我们的分析。不能作为军情奏报使用。”

  “怎样打这一场战,如何大胜,全胜,我们还是要谨之慎之!不可掉以轻心!”

  “虽然我们的分析极有可能接近真相,可在对敌的部署上,还必须以全面开战来应对。”

  富弼老成持重,生怕官家太看重分析推演而孤注一掷了。

  “富相所言极是。辽夏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一旦河东路的进攻奏效后,很可能他们朝廷内部想要立功的人会很多。”

  “到时候群情激昂,说不定会导致整个边境的全面开战!这不是国朝想看到的。”

  “所以,这一战必须做到一击即中,做到尽可能全歼,尽可能的打出我大宋的雄姿!”

  然后大家继续顺着边境线划过去……唉!真心让人沮丧。

  在考虑全歼河东路之敌的基础上,还得防备国朝所有边境线全面开战的可能。

  再想想国朝的可用之兵,真有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感觉。

  三十万呀!只有三十万新军!

  仅仅河东路来侵之敌,辽夏联军就近二十万,全歼来敌,至少需要数量上相当……可这绵长又无险的边境线呢?

  我成了仁宗之子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qmka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