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八九章 恐怖的朝堂_我成了仁宗之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如今轨道与漕运几近连接国朝所有郡州,老臣以为,陛下登基大典,国朝五品以上臣工皆应参加。”

  新皇即位,预示着一个新时代来临。

  而陛下登基,在富弼看来,或许是开创一个真正的新时代。

  陛下还是太子时,已经用他的智慧,将国朝带上了一个逐渐强盛的大道。

  新皇,值得朝廷兴师动众。

  “此事酌情吧,以不耽误各州府公务为准。可不必限定官阶,由朝廷商定州府观礼名额,具体参加登基观礼仪式人员,除州府主官外,其他人由州府自行决定。”

  “另外,登基观礼可酌情分配一些名额与国朝各行各业。比如士林,比如商贾,比如乡老。当然,致仕的老臣朝廷也该酌情邀请观礼。”

  这是赵曦对整套登基仪式唯一的一次建议。

  这不是赵曦要显摆,要张扬,既然是一次亮相,那就干脆把范围扩大些。

  完全是顺着政事堂意思,并且放的更宽,给大家的权限更大。

  老爹已经入土为安了,也就是在老爹真正入土后,赵曦也算是缓过来了,思维也算是正常了。

  接下来是自己的时代,如何让这个时代更加辉煌,才是自己该考虑的。

  这是一个辉煌的时代,同时又是一个悲催的时代。

  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繁华,同时又背负着前所未有的屈辱。

  这一切,都需要自己来改变。富和强如何均衡发展,文和武怎样协调并进……任重而道远。

  君臣在新皇登基这事上,似乎都在谦让,或者说都在试探。

  政事堂定了什么,赵曦象征性的看看,即便是有意见,也含糊的过去了。

  陛下有什么想法,在一定程度上,政事堂也睁眼闭眼的过去了。

  就比如赵曦提到的士农工商观礼,政事堂虽然觉得不太合适,也没有明确反对。

  新皇登基的事务,在繁乱的秩序中推行着……这种事,只要仪式没完成,永远不就绪,等仪式完成了,什么都是就绪的。

  所有的大型仪式都这样。

  ……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赵曦高坐在陛阶上,看着大庆殿里密密麻麻的文臣武将……这一刻他真的有点飘了,这就是君临天下的感觉,不对,不是感觉,是真实。

  接下来是各国使臣恭贺新皇登基,这是程序,很无聊,赵曦装着郑重的样,热情的回应着。

  他的心思却全在观礼名录上。

  富弼、韩琦、文彦博、司马光、欧阳修、韩绛、吕公弼、王安石……这是第一序列。

  王珪、曾巩、吕公著、韩缜、苏颂、范纯仁、吕大防,王韶、蔡确、吕惠卿……这算是第二序列。

  章惇、曾布、韩忠彦、薛向、李诫、沈括、苏轼、苏辙……这是第三序列。

  赵曦看着这些名字,一阵阵的血往脑袋涌……这就是自己的朝堂,随便提溜出一个来,都是响彻千古的人物。

  这朝堂是真心不好玩!

  好歹是名臣集中的年代,为什么偏偏是一个被后世诟病的时代呢?

  再看看这观礼名单……武将是真的少的可怜,是像前朝那样,可以流传千古的武将少的可怜。

  依据后世的记忆,他熟悉的也就狄青、郭逵、种谔等几人……

  对于赵曦而言,如何在这样恐怖的文臣主导的朝堂中,让文武均衡,的确不会太容易。

  我成了仁宗之子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qmka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