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92章 抵达_1911再造中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肃调运了。好在在蔡锷动身前往新疆之前他就下令一大批工匠前往兰州开设马车厂,集中全力制造四轮马车,现在已经造出了好和十辆,每辆能装上千斤粮食,至于畜力,更加不缺,骆驼就挺好。李思明一声令下,几十辆满载着粮食和弹药的车从兰州出发,迈着坚定的步伐朝遥远的迪化走去。

  按后勤部门的计算,这些粮食大概只有一半能够送到部迪化,这还是有三分之一的路程可以驿站为送粮队伍提供饭食,不必吃自己运送的粮食的结果,不然的话能送到迪化的粮食就更少了。

  遥远的路程,落后的经济,稀少的人口,这一切客观因素都使得中央对新疆的一切动作都显得极为艰难。

  所以在运粮队伍里还有一支工程队伍,他们将负责在迪化和伊犁各自修建一个可供飞艇起降的航空站。除此之外,他们还要建一座氢气制造厂。李思明实在无法忍受那遥远的距离和落后的交通现状所带来的超低效率了,他打算在两年之内打通从内地到迪化的空中航线,让飞艇可能从北京直接飞到迪化去,部分缓解交通落后的困境。

  飞艇从北京飞抵迪化,大概需要两天时间,按在他看来仍然很慢,但在这个时代已经是不可思议的神速了,空中航线一旦打通,中央对新疆的掌控力度将大大加强,新疆那边的军政要人要到内地来,中央要往新疆运送物资,都将变得很便利。当然,想要彻底解决问题的话还得靠火车,就是不知道这条横贯中国的交通大动脉要猴年马月才能修通?

  事实上,早在七月份,孙先生亲自挂帅的铁路部就开始进入爆肝状态了。

  这个时代中国的工程技术人才大多都是从欧美留学回来的,这年头的中国烂成什么鬼样大家都知道,见识了欧美的繁华之后还愿意回来的人,都是有着崇高的理想和家国情怀的。如今的中国人早就认识到煤铁和铁路的重要性了,以詹天佑为首的那一批工程师愿意为中国的铁路事业奉献一切,他们不怕苦不怕累,更不怕种种难题,可缺资金这个大难题他们却是一点办法都没有。大清修铁路大多都是举债的,要么是向欧美举债,要么是向民间借债,反正就是不怎么舍得从国库里拿钱出来修,直接后果就是工程资金得不到保证,比如说陇海铁路,就经常陷入资金断裂,不得不停工的困境,修好了一段之后就不知道下一段什么时候才能开工了。从大清到北洋再到民国,在修铁路这方面都是跟燕子垒窝一样,有钱就修一截,没钱就先放着,结果一个不留神搞出了一堆世纪工程。

  李思明跟他们不一样,他搜刮的时候是真狠,但花起钱来也是非常大方的。被他扫荡了将近一年之后,黑衣军统治的那几个省地主基本绝迹了,

  请收藏:https://m.qmka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