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十四章 恩威_杨晟已过万重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白麓书院不接受世族供奉,但往往以为世族子弟提供教化,发布神异修行之法,就足以超然于大梁,成为皇庭,太浩盟,七里宗之外的第四股势力。

  当然,根脚还是在于大梁固国剑阵,其创建和维护,都由白麓书院于大梁皇庭各有一半之功。

  白麓书院除去探索修行法门之外,仍然是读书人士子的求学核心,掌握知守言德,因此哪怕是南苍洲修行宗门联合的太浩盟能监察天下王庭,却也仍然只是执威而不执德,白麓书院这种代表大梁一方的精神领袖,仍然根植于这片地方之上。更何况十三盟首之一的南华上人,亦和各地书院洞主有着极其深厚的联系。

  这道锦书来自王封,杨晟没想到王封这么快就能给予他很有用的情报。自两人交手之后,大梁原本位于顶尖的两位四境修行者,此时正觊觎着与他一战。

  ‘江东之虎’邱叶明。

  牡丹榜榜首的颛孙疏梅。

  原本姜胤未死之时,他作为七里宗首徒,就是四境妥妥的第一人。然而姜胤虽然死在他杨晟之手,但大梁人相传,是被高一境界的楚桃叶击败,失去了反抗能力,才被杨晟所趁。而在大梁世人眼中,青年俊彦炼炁士之间的同境争锋,从来就是民众间最乐此不疲的话题。

  数百年来民间谈论之风以此为最甚,什么风月八伎,士子风流,文人泼墨著诗立世,相比起追寻开辟人身内藏宝藏,与天地沟通而成就神异的修行,都要少些魅力。

  毕竟不是人人可以修行,而人人却向往修行者的呼风唤雨,长生久视。虽说大梁炼炁士没有谁能真正呼风唤雨,长生不死,但种种神异,就已经是普通人的终极追求,若非数千年来前朝不断沉淀,告诉了普罗大众山上修行者和山下普通人终究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修行者是精神意志体魄天分全方位不可或缺的综合,适宜者和不适宜者有天堑之别,才使得普通人对于修行只存于向往之中,而最终还是专注于眼前的生活。

  曾经有朝代人人奔山上修炼,世间人人食汞丸求长生,结果换来改朝换代民不聊生的惨痛后果,无数教训的积累,才有了如今大梁眼下的修行界和普通人相安无事的稳定。

  普通人追求修行不得,但不代表他们不可以寄情于此,对修行者的排行争锋,摇旗呐喊,著书立传。同属于年轻修行者之间,第四境的大日境差不多是最为杰出的青年俊彦角逐之处,楚桃叶以第五境击败姜胤,则是犯了越境欺人的大忌。是大梁上下最为反感的形式,若不是姜胤的妖祸案在身,光是这种行为,就足以引得修行界声讨,说来好笑,修行者追求境界,但广泛修行界却又对越境欺人这种行为视为洪水猛兽,大致还是绝大部分底层修行者为求自保的战战兢兢使然。

  请收藏:https://m.qmka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