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1章 第十一章_卸甲后我待字闺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穆衡镇守西北十数年,他的女儿在京都险些丢了性命,若不给个交代,恐怕会叫西北的将士们心寒。”

  暖阁内,怕冷的皇帝抱着手炉,面前的桌案上除了一盏热茶,还有那份顾浮托秘阁送来的折子。

  折子他看过了,刚刚那番话也是他最后做出的决定——不能叫将士的家眷在京都受委屈。

  皇帝的眉眼与国师有三分相似,不同的是,国师不苟言笑,圣洁清冷,即便再跳脱顽劣的人,见了他也会发怵,不敢大声说话。

  皇帝就特别爱笑,看起来一点都不像话本里说的那样冷峻肃穆,若脱了身上的龙袍,说是谁家性格爽朗不拘小节的秀才郎都有人信。

  可即便是这样,他穿着龙袍也不会给人格格不入的感觉,更不会让人误以为他是个好糊弄的傻子。

  能将平易近人与高不可攀结合地如此融洽,也算是位人才。

  国师坐在一旁,看着暖阁里装饰用的梅花盆栽,淡淡道:“后宅之事,只要处理得当,便传不出去。”

  皇帝笑得无奈:“可阿浮会生气的啊。”

  一边是他一母同胞的亲弟弟,一边是过去五年为他在边境出生入死的小丫头,这不是叫他为难吗。

  可国师太了解他了,一句话就戳穿了他的谎言:“陛下此举恐怕不是向着忠顺侯,而是向着英王。”

  皇帝笑意不改,只垂下了眼帘,表情顿时就变得耐人寻味起来,他低声道:“一举三得,何乐不为?”

  惩处临安伯爵府,既给了穆衡面子,又可以如了顾浮的意,还能警告借着诗会做掩护,偷偷会见临安伯的英王,一听就是笔划算的买卖。

  可国师却觉得,皇帝这么做是在打草惊蛇。

  若英王真的意图不轨,这件事就该处理得更加隐秘些,免得叫英王起疑,发现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在皇帝眼里,最后由着英王作死,给他收尸就行了。

  偏偏皇帝不同,皇帝对英王这个兄弟还抱有希望,比起彻底除掉英王,他更加希望自己的敲打能让英王早日收手。

  所以面对国师的想法,皇帝只叹了一句:“毕竟是手足兄弟啊……”

  皇帝并非什么圣人,国师能做的事情他也能做,甚至可以比国师做得更绝,可同时他也比国师更加像个人,无法就这么轻易把血脉亲情抛诸脑后。

  国师也明白,若皇帝当真是个薄情之人,最先死的绝不会是蹦跶这么多年还一无所成的英王,而是早已异姓,却流有皇室血脉,并执掌秘阁的他。

  所以他也没有勉强皇帝:“只要陛下不后悔,臣便没什么可说的。”

  见国师退让,皇帝又开始得寸进尺,他再一次像个操碎了心的老父亲,假装不经意地提起了明年的选秀,还疯狂暗示国师,想给国师找个知冷知热的媳妇儿,免得国师又大半夜不睡觉,拿着千里目居高临下地抓刺

  请收藏:https://m.qmka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