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九十八章 拖网_明末工程师李植李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太穷了。这些年农民收入直追工厂里的工人,而渔民还是停留在挣扎着吃饱的水平。甚至渔村里的姑娘都嫁不出去,农民们都嫌弃渔民不会种田,瞧不起渔家的姑娘。”

  李植治下的天津欣欣向荣,但渔民这个群体却始终贫困。众人说到这个话题,一时竟觉得有些沉重起来。

  李植想了想,说道:“我们搞个拖网捕鱼的技术出来,提高渔民的收入水平,丰富市场上的海产品供给。”

  众人听到李植又有新发明要拿出来,都是眼睛一亮。

  如今李植的下属们对李植的新发明已经习惯了,甚至连李植怎么会想出这些发明都懒得问了。总之津国公就是有数不清的好点子,这些点子随便一个拿出来,就是能改变一个行业的大发明。

  津国公就是这么神奇,没什么好问的,跟着津国公干便是了。

  李兴哈哈一笑,大声问道:“大哥,什么叫作拖网捕鱼?”

  李植笑道:“说起来也简单,就使编制一个园锥形大网或基本呈园锥形的囊状网,使用轮船将大网拖行在水中。在拖行中使渔获物进入囊中,藉以达到捕捞的目的,这种网就叫拖网。”

  李兴想了想,说道:“这物事听上去就很厉害,把网拖着走,那海里的鱼岂不是一下子一网打尽了?”

  李植点了点头,说道:“这种拖网的捕捞效率是极高的,可以大幅度提高渔民的收入。”

  ####

  六月十八日,李植将第一个拖网运到了大沽口,和渔民一起往船上装网,安装好了这个时代第一个拖网。

  和一般的撒网捕捞方式比较起来,拖网作业对网的强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李植在主要的网绳上使用了钢丝绳加强全网的强度,所以调用了铁匠来进行拉丝拧绳。钢丝绳的材料选用的是最好的坩埚钢,可以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降低绳子重量。

  拖网渔船需要拖船有一定的航速,船只马力对最终的捕捞效果影响很大。所以李植在这个时代的第一艘拖网渔船上装了明轮和蒸汽机。这艘风帆渔船的原吨位大概是二百吨,装上李植的蒸汽机后最大航速有十二节,可以拖着大网快速前进。

  拖网渔船可以分为双拖作业和单拖作业。双拖作业的效率更高,但技术配合上要求更高。单拖作业要在船上加装桁架从而使网具在船尾张开。李植考虑到目前渔民还是第一次使用拖网,采用了单拖作业方式。

  由风帆渔船改造而成拖网轮船驶出了大沽港。开进了一片开阔的水域,渔民们按照李植的指导,将拖网从船尾放进了大海里。

  那渔船的船老大反复打量李植的大网,问道:“国公爷,怎么你这大网的网眼这么大?这好多鱼都要从网眼里漏走了!”

  李植笑道:“有了这拖网捕鱼技术,以后你们考虑的就不仅是怎样多抓鱼,而是要考虑这片海域有多少鱼给你们抓了。网眼大漏掉小鱼,这片海域的渔业资源才会源源不绝。”

  船老大却不太相信李植的拖网有那么可怕的效果,听到李植的话没有吱声。

  拖网被渔民们放入水中,轮船快速行驶,拖行了半个小时,李植大喊一声:“起网!”

  渔民们转动李植设计的绞盘,将几十米的大网捞了上来。那大网被拖上来后,渔民们一个个眼睛发亮。

  只一网,拖网就捕获了上百条的大鱼。

  网里的鱼全是大鱼,在网里活蹦乱跳,拼命想跳出罗网,把整个船甲板都变成了一个跳动的舞台。

  这要是捕一天的鱼,那岂不是要收获几千斤的海鱼?

  :。:

  请收藏:https://m.qmka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