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44章 请求_争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致志的与罗马人大战。

  杜预在河中的第一项政务便是设立公塾,下令以汉言为官方语言,学会者赋税减免两成,三年内还不会以汉言简单交流者,赋税增加两成。

  既然是华夏文明圈,肯定是要抹除萨珊人的影响。

  此举自然也传到杨毅的耳中,夏国君臣一大半的精力就是盯着河中。

  杨毅没有杜预的耐心和水磨工夫,直接下令夏国境内的夷人全部改秦名、学汉言,禁止使用匈奴语、康居语,以一年为限,一年之后,还学不会汉言者,抄没家产,全家贬为奴隶。

  大力出奇迹。

  夏国境内以游牧民居多,就吃这一套,太温和了反而对他们没什么效果。

  当然,此举也造成了不少牧民逃亡。

  但杨毅手上掌握着大量精锐骑兵,并且早有防备,逃亡的人多被捉回,豪酋则被直接斩首示众。

  强力手腕下,夏国百姓只能乖乖改秦名汉姓。

  其实这些牧民一会儿是匈奴,一会儿是鲜卑,一会儿是乌孙,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成分。

  能成为匈奴人,也就能成为秦人,对他们来说,活着最重要……

  谁手里提着刀,他们就是什么人。

  按照夏侯栩的建议,夏国也兴建了大量的公塾,从高昌、河西聘请了大量儒生,对夏国移风易俗,束发右衽。

  不得不说,有时候强力手段比温和手段要快很多。

  除此之外,杨毅还将境内的城池全部改为汉名。

  碎叶、伊胜、楚阳、怛罗、定远等等。

  杨毅失去了攻取河中的机会,存心要在此事上跟杜预争一争。

  每个地方都有每个地方的形势。

  夏国已经立国十多年,全面汉化的条件早已成熟,其实不用杨毅下令,国中就有很多人主动说汉言,取汉名,穿汉人衣冠。

  而河中刚刚拿下,百族林立,很多部族还有相当大的实力,只可徐徐图之,而不可操之过急。

  不然就是鸡飞蛋打的局面。

  这也不符合杜预的处事风格。

  不过杨毅这么激进,也是急于向朝廷邀功,缓和与朝廷越来越紧张的关系。

  “陛下最在意的是汉化,只要在此事上多下功夫,自然会赢得陛下的欢心。”夏侯栩为杨毅出谋划策。

  上一次不打招呼就吞并了康居南藩,朝廷反对的声音越来越大,甚至有人提议取消夏国,以免将来为中原大患。

  杨峥既没有同意,也没有反对,上一次奏表也石沉大海,让杨毅心中略有些忐忑。

  他混的再风生水起,也就是杨峥一句话的事。

  他不服太子,不服杜预,借一万个胆子,也不敢不服杨峥。

  封河中为汉国的消息已经传到中亚,而安息都护府设在大宛,要对付谁,要看着谁,不言而喻。

  “殿下放心,毕竟是父子,岂会如此对待殿下?”李庠也有些慌了。

  他身上已经深深打上杨毅的印记,夏国没了,他的前程也就没了。

  杨毅沉吟不语。

  三人的目光忽然落到一直沉默的杨雄身上。

  夏侯栩背后是夏侯家,是皇后,但皇后不能干政,夏侯栩也不敢找自己的姑姑。

  李庠没什么背景,亲生兄长李特为了避嫌,也不怎么跟他来往。

  只有赵雄背景最为深厚,其父是皇帝身边的近臣,这么多年虽然小错不断,但荣宠经久不衰,也只有赵阿七能知道皇帝的想法。

  “兄长无需多虑,陛下设汉国,再把安西都护府挪到大宛,不就是为了平衡吗?既然是平衡,说明不会动殿下的,毕竟殿下也是陛下的亲儿子。”赵雄一语道破朝廷的心思。

  当然,这其中也难免有东边来的人给他通风,所以才会这么准确的把握朝廷的动向和心思。

  如果赵雄如果走错了路,牵连的是整个赵家。

  “老二,不,二哥,你才是我们兄弟中最高明的!”李庠一脸佩服。

  杨毅冲赵雄拱手:“有二弟辅佐,实乃万幸也。”

  请收藏:https://m.qmka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