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64章 新都_争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此乃臣与僚属两个月的成果。”嵇康淡淡道。

  杨峥苦笑,好是好,但一看就不便宜,好东西一向都不便宜,“如此岂非靡费巨亿?关中大旱,百姓衣食无着,如此大兴土木,只恐国力不济。”

  嵇康道:“臣按大王的意思,一坊一坊的构建,预计十五年左右,每年投入并不多,新都靠近骊山、秦岭,山石、巨木直接开采,水流而下,大大缩短耗费。”

  如果是十五年的话,以秦国的国力应该不难。

  后世国家兴起,不也是启动大基建吗?

  以后用此法以工代赈,让受灾百姓多一条活路也是不错的。

  历代的徭役都是白嫖,不仅不给工钱,连饭都不提供,衣服、劳动工具都是自备……

  而秦国营建新都,一日两餐,隔三差五还能吃上肉,冬天还提供羊裘,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虽然劳累,但也缓慢,比起耕作放牧,轻松太多。

  去年秋冬以来,不少人还长壮实了……

  新都周围聚集了成片的村寨,为的就是能吃上官府的饭食。

  “若是如此,孤就放心了,不可太耗费国力,亦不可使百姓太过操劳。”

  “唯。”嵇康拱拱手,一句恭维的话没有,就去忙自己的了。

  这种作风恰恰是杨峥欣赏的,把心思用在实事上,而不是揣摩上司的心思,大家就事论事,都轻松自在。

  既然提起新都,杨峥就带着甲士去视察一番。

  龙首塬距离长安不远。

  塬上人山人海,热火朝天,新都的轮廓有了。

  各种大木巨石堆叠如山。

  古代的人都极端勤奋,给一口饱饭,全都玩命的干。

  秦国的气象也能在这些百姓中一窥究竟。

  虽然大旱,虽然百废待兴,但百姓却投入了极高的热情。

  仿佛在营建自己的新家园。

  有了土地,百姓就跟秦国深深的联系在一起。

  “秦王今年在并州又打了个打胜仗,灭了鲜卑国,取了百万牛羊,今天哺食加肉!”一个亭长模样的人大声喊道。

  霎时间人海欢声动天,一浪高过一浪。

  百姓的欢乐永远是最简单的。

  杨峥又视察了民夫的住处。

  略有些低矮,木头土坯茅草简单修葺,里面铺满了厚厚的干草,这就是他们过冬的床铺了。

  官府提供伙食,一人做工,全家都能跟着喝上一口粥,偶尔能领到麦饼。

  “这也太寒酸了吧?”刘珩哼哼唧唧道,不怀好意盯着索靖。

  嵇康负责建城,管理却是索靖。

  刘珩这眼神背后的意思就是索靖一定捞了不少。

  不过龙首塬聚集了四五十万的百姓,能这么短时间为他们提供住处,不用挨饿受冻,已经不错了。

  跟刘珩的豪宅当然不可同日而语。

  杨峥斜了他一眼,“你懂什么,几十万人没有人冻死饿死,已经是大功,你若有本事,你来如何?”

  刘珩双手连摇,“臣、臣没这个本事。”

  索靖一脸泰然,“这些茅屋是臣故意修建的如此寒酸。”

  “哦,这是为何?”杨峥道。

  “旱灾只是一时,他日风调雨顺,这些百姓还是要回去耕种,住的好吃的好,有些人就不愿回去耕种了!”

  “幼安思虑深远!”杨峥也明白了。

  这时代所有的一切都是建立在农耕之上。

  不耕种,这几十万人就是一个庞大的负担。

  旱灾总会过去,新都迟早会建完,到时候他们衣食无着,就是一个不小的隐忧。

  不是杨峥不想对百姓好,而是要顺应人性、切合实际。

  请收藏:https://m.qmka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