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04章 马上把宋达仁给我请回来!_美丽伤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面对杨局长的步步紧逼,汪大艰为求自保,又开始推卸责任,他对杨局长说:“杨局长,这个事得问晏超然,他负责具体的业务。而且,我到任时间还不长,很多事情我也不清楚。”

  听了汪大艰的话,晏超然心里说:好你个汪大奸,又想把责任都推到我身上!行啊,既然你让我说,那我就说说,倒是让杨局长来评评理,问题究竟出在谁的身上!

  还没等杨局长开口,晏超然就对他说:“杨局长,汪主编说的没错,具体的业务都是我带着大家干的。杂志上出现个别的错别字,是在所难免的事情,但出现了地名、人名错误,就很不应该了。这种错误肯定不能只怪作者,我们编辑部也有很大的责任。”

  杨局长前倾的身子,向后移动,后背靠在了椅背上。他对晏超然说:“你能认识到错误,这是一个好的开始。说说吧,这种错误是怎么出现的,以前为什么就没有发生过?”

  “杨局长,我们编辑部里的人,对玮城的地理和历史文化了解得都不够深入,有很多知识盲点。以前之所以没有出现过这种错误,是因为有一个地方历史文化专家做杂志特约编审,他能发现我们编辑部里人发现不了的问题。”晏超然说。

  “那个专家是谁,他现在不当特约编审了吗?”杨局长说。

  “那个专家名叫宋达仁,现在不当特约编审了。”晏超然说。

  “是宋达仁啊,这个人我见过,早就听说是个人才,以前好像在博物馆上班,后来辞职不干了,前几天他还在电视台领了奖。好好的,他为什么不当特约编审了?”杨局长说。

  “是汪主编解聘的。”晏超然说。

  汪大艰万没想到,晏超然会说出宋达仁来,还把责任又推给了他,这个责任他当然不能担着,就又把责任推给了古家轩,说是古家轩给他打电话,让他解聘宋达仁的。

  杨局长听完,对汪大艰说:“你现在就把宋达仁给请回来,让他继续当特约编审。古家轩那边,我会和他说。”

  汪大艰并不想把宋达仁请回来,因为那意味着要“解聘”现在的特约编审中的一个。他对杨局长说:“杨局长,你还不了解情况,《玮城春秋》杂志有三个特约编审的名额,现在都用满了,不能再重聘宋达仁了。”

  杨局长有些疑惑,对汪大艰说:“特约编审满了?我还以为现在没有特约编审了,所以才出现了错误。”看向晏超然,“以前的特约编审,也是三个吗?”

  “最早的时候也是三个特约编审,但主要的工作是宋达仁干的,再后来就只有他一个特约编审了。有宋达仁审稿把关,杂志从未出现过问题。”晏超然说。

  杨局长看着汪大艰,说:“这三个特约编审是谁推荐的?为什么以前只有宋达仁一个特约编审,杂志没

  请收藏:https://m.qmka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