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24章 萧章连连拉坯,经典瓷器器型!_工匠之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削肩,圆腹,圈足,瓶口似蒜头而得名。

  蒜头瓶的腹部很圆润,内部空间也很大,但是颈部很长,细长的颈部加上小口径,这就是拉坯难的原因。

  不过这对于萧章来讲都不是问题。

  泥胎几乎在十五分钟就拉坯完成。

  可以说萧章现在是越来越顺手,越来越有感觉。

  这之前生疏的感觉彻底消失了。

  随着萧章拉坯的泥胎越来越精致,萧章对自我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继续拉坯了四五件泥胎之后,萧章的目光放在了一件自己从未曾烧制的过的器型。

  那就是一直存在于萧章脑海中的胆瓶。

  胆瓶,因器型如悬胆而得名。

  直口,细长颈,削肩,肩以下渐硕,腹下部丰满。

  为花器,始烧于唐代至清中晚期。

  盛行于宋代,是陶瓷器型中的经典。

  胆瓶由于造型典雅优美,给人超凡脱俗的无限情趣,为当时宋代朝野各界所追捧。

  萧章对这件胆瓶的造型是非常熟知的,但是汝瓷的胆瓶萧章确实没有烧制过,也未曾见到别人烧制过。

  就是因为这件瓶体的胎型更加难。

  这胆瓶的整体造型非常奇特。

  胆瓶圆腹底厚、颈长口小、简洁流畅、稳定挺拔,特别适合于清供单枝长茎花草,而卧薪尝胆的故事更是增加了其深厚久远的文化底蕴。

  这样器型就使得匠人在制作泥胎的时候非常难以掌控。

  萧章之前不敢去尝试,就是怕自己的泥胎拉坯手法不够完善,[吾爱]但是现在萧章敢去尝试,也是因为这现在的自己是宗师级汝瓷技艺的匠人。

  若是自己都不敢去尝试烧制的汝瓷,那谁能烧的好呢?

  不过对于胆瓶的说法,萧章还是非常了解的。

  这胆瓶高雅脱俗的联想,养心励志的寓意赢得文人共识,也使其独具了经久不衰的文化魅力。

  这胆瓶的历史也是非常的悠久。

  其实早在宋代,胆瓶就被引人佛堂斋室,成为清净之地超凡脱俗的灵物。

  而元代失意文人以野游冥想为乐,胆瓶孤花尤合逸士心意,

  明代士大夫阶层日益壮大,胆瓶寓意被功利所异化,变成达官新贵们显示高雅兴趣及身份的标志。

  清代社会变革加快,商品经济发展,胆瓶被描金绘彩、附耳加环,沦落为世俗享乐的玩物。

  正是因为对胆瓶的认知非常熟悉,萧章这才敢尝试烧制胆瓶。

  说干就干的萧章拿起泥料放在轱辘车上。

  随着轱辘车的旋转,萧章开始细细的拉坯起来。

  一边拉坯萧章一边想起,自己虽然未曾见过汝瓷的胆瓶,但是在景德镇的欧阳风的家中。

  这青花瓷的胆瓶萧章倒是见过。

  这欧阳家的青花胆瓶可以说是器形端正秀美,胎体细腻,釉质润泽。

  器以缠枝花卉纹为主题,辅以海水波涛纹、变形花卉纹、如意云头纹、仰莲瓣纹及卷草纹等纹饰,布局疏密得当,富丽堂皇。青花发色鲜艳,绘画流畅精细,可以说是难得的精品。

  当然也是因为给萧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才让萧章此时有了烧制一件汝瓷胆瓶的想法。

  。

  请收藏:https://m.qmka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