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71章_夫郎是个恋爱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会试发榜没几天,就是殿试。

  殿试当日清晨,众位贡士在宫门口排队等待检查入宫,入保和殿参加考试。

  本次殿试的题目是关于如何预防和救治天灾的。

  每年大齐都有地方发生天灾。

  这个题目可大可小,全看个人理解。小的写,有人联系到了具体的天灾,给出了一套方案,还有人继续炒西北旱灾这个冷饭,将会试时的一些观点搬了过来。赵疏桐仗着殿试不会黜落,天马行空地往大了写,描绘了现代时他经历的防灾减灾救灾机制。

  无灾时宣传防灾知识,提高民众的安全意识,各地设置灾难监察点,让专门的学者监控侦查灾难情况,在灾难来临前能及时预测并通知到百姓躲避灾害,最后还写了灾难发生时如何应对。天灾的消息如何上报,建立怎样的问责机制。

  赵疏桐觉得古代应对灾难的机制就只有个仓储备荒,然后在灾难来临后再派人赈灾救灾阻止灾后重建。开仓救灾种种复杂的手续,官员赈灾的时候中饱私囊,连这两点都做不好,大大地降低了人们在天灾面前的存活率。

  裴侍郎等殿试结束,问过赵疏桐答卷后,差点没把胆大包天的赵疏桐给喷死。他不知这个明的哥婿,怎么在殿试的时候突然变得天真了。就赵疏桐提出的这个烧钱玩意,中间还不知滋生多少腐败。嫌弃大齐救灾机制简陋,你这个是不简陋了。但那群食者连那么简单的东西不愿意做好,给个完善的让他们贪的更容易吗。

  何况大部分的天灾,通常来的又急又快,根本预测不到,能预测到的有时候来不及通知百姓就可能发生了,如此在各地建立类似国子监的预测灾难的机构根本不划算。赈灾自古就是个油活,让地方自己建立救灾赈灾的体系,拨给这个机构的钱粮在灾难来临的时候,未必能用到百姓身上。

  赵疏桐的答卷处处在为百姓着想,其实只是肥了与此事有关的官员的口袋。

  赵疏桐的脑子一直清醒,被老丈人骂了一通就更清醒了。

  他在考场上这么写,也是在经历过末世之后,目睹太平日子下还有百姓处于深火热中,物伤其类罢了。

  在封建时代,许多的读书人千里做官只为钱。或者一开始有些风骨的,最后也难保不被官场的风气同化了。

  就算有一项制度的出发是为百姓好,但是在有心人故意钻漏洞的情况下,往往会成为一把指向百姓的利剑。

  历史上失败的变法往往有这原因在内。

  赵疏桐分析到这里,脑中一个清明,他知岳父为什么骂他那么狠了。

  岳父大概是以为他上赶着寻死想变法呢吧。但他还真没这个想法。历史上变法者,无论失败成功,大都不得善终,他不想为家人招惹这些麻烦。失去了再拥有的东西,即使他一开始还能理智看待。

  请收藏:https://m.qmka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