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十五章 论汉末三国,以南伐北的可能性!_三国:一纸婚书,岳父竟是吕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以南伐北不可能?”

  诸葛亮有想过张策可能会不认同自己的三分天下方略中的一部分,可观张策现在表露出的态势……

  其已然不是部分不认可了,而是全盘反对。

  自己苦心孤诣谋划的东西遭人否定,诸葛亮即便是再怎么有礼教涵养,年轻尚轻且未经历在外磨砺的他,此时也是在心中生出了淡淡的不服之意。

  “当然是不可能!”张策断然说道,根本不给诸葛亮一点希望。

  “即便有可能……”

  “也不是现在,而是千百年后。”

  对诸葛亮说出这番话的时候,张策的脑海中浮现出了一个名字。

  大明。

  洪武大帝,朱元璋。

  华夏两千年历史长河中,唯一一个逆自古以来的天下大势,如开挂一般的以南逐北,悍然驱除元虏,再复汉家衣冠的千古帝王。

  首发网址https://m.lqzw.org

  倘若让张策给历史上华夏的诸多帝王定个排名的话……

  能胜却大明洪武大帝朱元璋的帝王,历史上不过寥寥两三人罢了。

  甚至可以武断点说。

  能胜却朱元璋的,实则仅有那千古一帝嬴政和不可言说的那位祖龙。

  就像是嬴政定义了何为华夏,何为天下一统;那位不可言说的祖龙在民族危亡之际,驱除列强,让炎黄百姓站起来当家做主一样……

  朱元璋则是在神州沉沦之时,再造了华夏。

  续接了那被外族胡虏折断的民族脊梁,捡起了那被异族铁骑践踏了数百年的民族尊严。

  在开局一个碗的朱元璋面前,继承基业的汉武刘彻,唐宗李世民仿佛都差了些许。

  可是,朱元璋之所以能以南逐北,建立大明,难道就真的开挂了吗?

  实则不尽然。

  朱元璋的雄才武略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

  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性。

  经历了隋,唐,南北两宋等朝代开发后的南方地区,在元末之时无论是在社会生产力水平,商业经济水平,人口规模,粮食种植产量上早已经不弱于北方,孕育出了足可支撑英雄豪杰逐鹿天下的王霸之基。

  也正因为如此。

  在朱元璋实行“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的制霸方略,兵锋指向元大都,挥军决战漠北的每每关键时刻,江南之地始终没有掉过链子。

  一直能够给朱元璋提供物质客观条件上的绝对支持。

  粮草,兵员源源不断。

  然而。

  在那之前,没有人试图像朱元璋一般以南逐北进行北伐吗?

  有!

  两晋之后,气吞万里如虎的刘寄奴也曾进行过北伐,但……

  他失败了!

  有人说南朝刘裕北伐失败是因为战略决策,用人不当,也因为南朝精锐水军对决后秦所属的北方游骑兵种不利等等。

  对于这些,张策不予否认。

  但。

  以他之见,还有个根本性的客观原因便是:当时尚未得到开发的南朝

  请收藏:https://m.qmka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