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章 成事在天 第二十四节_大汉帝国风云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廷,诏告天下,公布袁绍和曹操的罪恶。她认为只有这样才能震慑其它州郡,才能让袁绍和曹操陷入孤立。”

  “天子和朝廷决不能向叛逆低头。”马日磾正色说道,

  “在这件事上,我支持长公主。叛逆就是叛逆,罪大恶极就是罪大恶极。如果叛逆也能变成功臣,罪大恶极的人不但能逍遥法外,还能和功臣一起站在朝堂上,那天子和朝廷的威严何在?大汉律法的威严何在?天子没有威严,律法没有威严,各地州郡大吏怎会重归朝廷?袁绍至今拒绝尊奉当今天子,曹操先是屠城后是决堤,这两人罪恶滔天,就是该杀,绝不赦免。”李弘无意加入这种争论,他急忙打断话题,把事情扯到了中兴渠的开凿上。

  十八万军户的很大一部分要从开挖渠道的流民中征募。开挖渠道的人减少了,开渠的速度就要减慢,如果今年黄河再发大水,那事情就麻烦了。

  所以李弘一再嘱咐,朝廷无论如何要抢在黄河汛期来临前,修好中兴渠,把河北大地上的各条大江大河全部贯通,这样既有利于泄洪,更有利于田地的灌溉和物资兵员的运输。

  当天晚上,李弘宴请在晋阳的一帮北疆军将领,鲜于辅、徐荣、张燕、麴义、吕布、赵云、杨凤、颜良等将军都一一在座,大司农李玮也应邀而来。

  席间,李弘翻来覆去就一句话,不管晋阳朝廷出了什么事,南、北军和虎贲、羽林军都要坚决支持长公主。

  诸将轰然应诺。颜良笑道:“大将军既然不放心,那就留下,让我和子龙去大漠。”李弘苦笑,

  “我也不想走,但大漠的事如果不能解决,后顾之忧就很大。将来南下平叛作战的时候,大军一旦陷入首尾不能兼顾的窘境,我们就惨了。”

  “只是大将军这一走,晋阳恐怕就要进入多事之秋了。”张燕皱着眉,忧心忡忡地说道,

  “很多大臣说,大将军借着匈奴人和鲜卑人的事北上大漠,是故意而为之,意图清扫朝廷中的反对势力。”

  “反对势力?”李弘笑道,

  “朝廷还有什么反对势力?关西一战,长安朝廷的大臣几乎死伤一尽,他们就是想兴风作浪,也没那个实力啊。你们不要多想,好好帮助长公主和大司徒推行新政。还有,兵要练,待我从大漠回来,我们就可以南下了。”接着他就说到了新兵制的事,

  “我知道你们当中有人对新兵制有意见,认为朝廷剥夺了你们的兵权,不相信你们。今天,我在这里解释一下。”

  “这个兵制其实来源于光武皇帝。光武皇帝在中兴大汉时,为了加强对士卒的约束,整肃军纪,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同时也为了充分发挥各将领的才能,于是采取了诸将分营统领的办法。中兴大汉后,他还一度保留了黎阳营、雍营、虎牙营

  请收藏:https://m.qmka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