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7节 法律至上、简体字和繁体字_梦回二战2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张学良可真是忙得要死了,虽说诸葛亮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值得讴歌称颂,但他壮年早逝的下场可就让人不怎么愿意学习了。东北易帜后,原先的奉天迫击炮厂的督办、现任的松原兵工厂厂长李宜春以及工业部长李四光、交通部长茅以升、辽宁省总商会会长兼宣传部副部长杜重远等十多名爱国的科研人员、士绅贤达联名向张学良提议,请求创办中国第一家汽车生产厂,造出中国人自造出的第一辆汽车。对此,张学良自然非常赞同,拨款了一百万元资金给李宜春,命他调拨设备和人员,并吸取国外来东北的工程师、机械师、汽车维修师等技术人员,在四平兵工厂内新建一座汽车制造厂,负责研发制造中国的第一辆汽车。此时的沈阳市共有营运汽车500多辆,官商自用汽车700多辆,但全部都是买来的进口汽车,因为此时的中国还不具有自制汽车的能力,这自然激发起许多爱国志士的民族自尊心,因此向张学良呼吁创办中国自己的汽车制造工业。张学良当然知道一个国家拥有汽车制造工业的重要性,别的不说,东北军想要自己造坦克,起码先要有制造汽车的能力吧?

  此时的东北并不具备自制汽车的能力,但大批德国等国技术人员的到来,使得这个事关民族自尊心和民族工业的重要项目得到了实现的可能性。1886年初时,德国生产的内燃机汽车申请了汽车专利,因此那天被公认为世界汽车诞生日,德国自然是著名的汽车生产大国,眼下来到东北的德国技术人员里,拥有不少汽车工程师、汽车维修师等汽车方面的技术人才。张学良又给予了大力支持,因此,原本用于研制和生产战车的东北四平兵工厂在眼下是一座汽车工厂,全厂共有职员200多人,绝大部分都是德国来华人员,还有工人三百多人,他们在缺乏技术和设备的情况下,艰难地展开中国人自制汽车的尝试,首要目标是研制和生产出一种载重量达到吨的汽车。这个目标安排也是为东北的军事和工业提供优先考虑。毕竟,军队和工业建设是最需要汽车的。

  六月份时,东北的银行事业和金融秩序也逐步建设完善成型了。五大东北政府直属的“官方银行”陆续建成,分别是:中国东北银行、东北工商银行、东北农业银行、东北建设银行、东北交通银行。这项金融事务,张学良把它交给原先的东北银号总办彭相亭、张作霖生前的私人银行经理姜雨田和自己的那位出身于银行商贾世家、颇有理财能力的正牌大老婆于凤至去负责。当初,于凤至嫁给张学良时,于家直接送了两座银行作为嫁妆,一座是位于沈阳的富裕祥,另一座是位于锦州的庆泰祥。同时,张学良又

  请收藏:https://m.qmka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