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21节 要塞、潜艇、东京氤氲_梦回二战2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张学良来到旅顺是为了视察旅顺要塞的建设工程。

  旅顺要塞是清廷在1880年开始修建的,到甲午战争爆发前,已建设了十几年,号称“东亚第一要塞”,但在甲午战争中,低能至极的清军只守了一天就不战而逃了,使得日军轻取这座坚若磐石、固若金汤的要塞,然而,这座要塞却在日俄战争中被俄军发扬光大,顶住了日军长达五个月的进攻,牵制住日军20万兵力,让日军死伤高达11万人,光是战死者就有6万人。东北军和日军在七天战争中爆发的旅顺攻防战是“第三次旅顺战役”,东北军为了攻克旅顺,付出了十分惨重的代价,日军之所以会失守旅顺,一是日军准备仓促,兵力不足,二是旅顺要塞原有的防御体系在飞机、坦克等新式武器诞生的这个时代已经落伍了,而日军在取得日俄战争胜利、得到旅顺后因为不认为会有强大敌军攻击旅顺所以未对旅顺要塞进行强化、改进、完善。

  日军犯的错误,东北军是不会犯的。

  张学良在赢得辽日七天战争胜利后可没有认为已经万事大吉,他知道,日本人早晚还会卷土重来,并且会竭尽全力、出动重兵,辽日全面大战还没有爆发。如此,做好接下来辽日全面大战的战备就是东北军的当务之急,在这其中,强化、改进、完善旅顺要塞是重点之一。

  讲武堂特地向全体学员发布了一个课题:下一场中日(辽日)战争将会如何展开?我军应该如何做好战备?

  此举既是为了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也是为了发掘新秀人才。在交上来的上千份答卷里,其中有不少令人眼前一亮,继而被蒋百里送到东北军总司令部、送到张学良面前。

  “江山代有才人出啊…”张学良看得很高兴。

  在接下来的两个多月里,张学良过得很“不顺”,因为他家里爆发了某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家庭矛盾”。

  八月一日,经过四个多月的奋斗,包括建造潜艇基地、建造潜艇造船厂以及在原先一战时的u型潜艇的基础上进行设计、研制、改进直到最后开工制造,德国和辽系联合研制的第一艘潜艇“海狼1号”(u-1号)在秦皇岛潜艇基地正式完工下水并服役。海狼1号属于双方联合研制的四种潜艇里的第四种——微型突袭潜艇。德国方面称之为iib型,辽系方面称之为海狼型。这艘潜艇排水量只有280吨,艇长米,航程达到万公里,可携带5枚鱼雷。这种潜艇非常适合长途偷袭作战,虽然吨位小,但机动性却非常优良,航速理想,航程也很远,当然,这同时也牺牲了很多其它性能,比如说载弹量很小,防护力很低,一旦被敌方军舰发现并攻击,几乎是必死无疑。海狼1号为耐压艇壳构造,艇身为细长的流

  请收藏:https://m.qmka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