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19节 狼群和蜂群_梦回二战2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陈绍宽、沈鸿烈等海军高层希望给海军建造大型水面战舰,陆空军一起反对,张学良内心里其实也不大赞成,原因主要有两个,第一,造舰实在太烧钱了,第二,中国以后可以靠原子弹战胜日本,不一定需要大规模的水面舰队,因为不需要对日本本土展开两栖登陆战,空军的战略轰炸机加上原子弹,足以迫降日本人。

  张学良之所以掏出那么多钱给陈绍宽、沈鸿烈建造一批水面战舰,只是为了“造着玩”,目的是“敷衍”陈绍宽、沈鸿烈等人,让他们以后有事做,不会整天闲着没事做来找他要钱。

  中国是个海洋大国,也可以成为一个海洋强国,只要有足够的时间和资金,中国海军就能强大起来,但时间和资金恰恰就是张学良眼下最缺少的两样东西,所以,比起航空母舰、战列舰之类的大家伙,鱼雷艇、潜艇、水雷这几样“小玩意儿”才是弱小的中国海军在眼下能够对付强大的日本海军的符合中国国情的利器。

  从德国来到中国北方负责与辽系商谈海军联合建设事务的德国海军高层是德国此时的海军管理局局长埃里希?雷德尔。雷德尔在上次世界大战期间担任德国海军一支巡洋舰队的参谋长,是位经验丰富、精明强干的海军高级将领。张学良亲自接待了雷德尔,他知道这个雷德尔以后会成为德国海军总司令。两人商谈多次,最终敲定在秦皇岛建设一座属于中国(辽系)的潜艇工厂和潜艇基地。

  关于这座秦皇岛潜艇工厂和潜艇基地,德国方面出人员、技术、机器设备和部分资金,辽系方面出劳力、工业原料和大部分资金,在这其中,大约75%的资金是辽系承担,因为中国海军在张学良的指示下对潜艇高度重视,把潜艇作为第一重点发展舰种,德国海军方面对此兴趣不大。比如雷德尔,他虽然认识到并承认潜艇在现代海战中具有很大的作用,没有轻视潜艇,但他跟陈绍宽、沈鸿烈一样,更加热衷于大型水面战舰。

  “张元帅,你为什么会这么看好潜艇呢?”雷德尔有些困惑,“诚然,潜艇在上次世界大战中大放异彩,创造了奇迹般的战绩,但随着声呐技术的诞生,潜艇的发展前景恐怕不容乐观。有了声呐探测器,水面军舰可以很容易地发现躲在水下的潜艇,继而轻易地击沉潜艇。”

  张学良微微一笑:“雷德尔将军,有矛就有盾,有盾就有矛,矛和盾都在进步,矛进步,盾也进步,声呐技术让水面军舰进步了,但我相信,潜艇也会因为新技术的诞生而一样进步。潜艇的发展前景是远大的,潜艇是不会退出战争舞台的。另一方面,我知道你们德国海军的第一假想敌是英国海军,雷德尔将军,你没发现中日关系很像德英关系吗?中国

  请收藏:https://m.qmka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