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1 要想富、先修路_重生美国之富甲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坑人一向都是连环套嘛,把关塔那摩湾卖给美国政府,转身就雇佣了圣地亚哥几乎所有的建筑工人,这样美国政府如果想建设关塔那摩,那么就只能从李牧这里想办法,到时候李牧没准还能搭个便车,借着建设关塔那摩湾的机会捎带手就把自己的那点活给干了。

  前文提过,关塔那摩湾是个葫芦形的港湾,李牧把葫芦的上半截卖给了美国政府,自己留着下半截当做自己的自留地,李牧就算是要建设,也是以葫芦的下半截为主。

  其实现在已经有了端倪,李牧在圣地亚哥的这几天,尼尔森也没闲着,在调养工人身体的同时,尼尔森已经把人分批转移到葫芦下半截的凯马内拉,把人弄到这里,才好和美国政府讨价还价。

  李牧现在就在凯马内拉,尼尔森知道李牧的真正目的,所以李牧不在的这几天,尼尔森命令工人们在凯马内拉修建出来一个营地,虽然没有永固建筑,但帐篷的数量还是足够多,这起码能保证工人们中午的时候不会被烈日暴晒。

  “其实这些工人的身体还不错,他们这两天正在逐渐恢复过来,已经可以进行低强度劳动,这个营地就是他们修出来的,除了营地之外,刚才咱们登陆的码头也是他们修出来的,他们还在营地里打了两口井,只可惜都是咸水不能饮用,目前我们的饮用水还要从关塔那摩军营运过来,虽然有点麻烦,不过这种情况应该不会持续太久,我已经命人向关塔那摩方向寻找合适的定居点,只要找到,我们就马上迁过去。”尼尔森这几天的成绩真不小。

  其实修建营地和码头都不是高强度劳动,毕竟营地只需要简单平整一下土地就行,而码头因为缺少材料,也并不是砖石结构,仅仅是用木材修了一个栈道而已。

  尼尔森说的“关塔那摩”并不是关塔那摩湾,而是凯马内拉北方的关塔那摩市,用“市”来形容也不大合适,毕竟五十年前那里刚刚有人定居,大概三十年前,有一些海地的法国人移居到关塔那摩,此后关塔那摩才逐渐发展起来。

  也没发展多好,这年头古巴的人口还是大多都集中在类似巴亚莫、圣地亚哥这样的大城市,类似关塔那摩这样的小地方,最多也就是个镇子,有那么百十户人家,对李牧没有任何威胁,甚至连“钉子户”都称不上。

  “既然身体不错,那就开始工作,先从修筑公路开始,修一条从关塔那摩湾到凯马内拉的公路――”李牧牢记“要想富、先修路”,不把交通的问题解决掉,想发展难如登天。

  “公路――”尼尔森马上就直了眼。

  哦哦,这年头还没有“公路”这个说法,应该是“马路”才对。

  也不对,这年头的“马路”并不是二十一世纪常见的沥青公路,而是用碎石子铺成

  请收藏:https://m.qmka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