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百三十章 烽烟四起_大明之崛起1646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姜镶举家将、巡防营等三千余人造反。”拜音图看了多尔衮一眼,小心道,“但叛军一路裹挟之下,恐还未到京畿,便已有数万不止……”

  他等了半晌,却不见摄政王示下,只得又问道:“殿下,您看这……”

  多尔衮抬头望向房梁,长叹一声,“哎——传令,何洛会为平叛大将军,率本部及瓦克达部共一万五千人马即刻北上,剿平乱军。”

  “嗻。”

  这一晚,多尔衮是彻夜难眠。本以为得了豪格所部四万大军,固守淮河防线必然万无一失,但眼下还没见到明军主力,自己便先散出去三万五千多人。

  然而各地烽烟四起,他也只能紧着燃眉之急调兵。

  此时他手中仅剩了两万五千兵马,而对岸明军却有三万不止。虽说有淮河天险,但以之前明军展现出来的战力来看,他还真没有什么把握能距敌于南岸。

  他凝望着窗外,只觉大清国运也如这漆黑夜色一般,令人无法窥透。

  直到天色将明,他终是闭上了疲惫的双眼,暗叹一声,“看来,也只得如此了……只求这大清的江山社稷,不会断送在我的手上……”

  待他召集满汉军官你详细做了一番布置之后,又提笔给漠北喀尔喀三部的大汗,以及罗刹国皇帝各写了一封信。

  几封信的内容却是甚为相似,皆是要与他们结盟,请他们兵援大清。至于条件,几乎是将这些势力之前所提到过的全都答应了下来。

  山阳城北。

  朱琳渼望着南岸渡口附近正在搭建的炮台,不禁暗自颔首。

  有大量民夫出力,加上山阳等地救下的百姓帮忙,这些炮台的建造进度极快,每天都能增高七八尺以上,再有两三日便能投入使用了。

  他转头问张家玉道:“元子,重炮现在到何处了?”

  “回陛下,昨日已过白泾河,距此还有三十余里。”

  “强渡的舟船准备得如何了?”

  “沙船九十条,其他各种小舟七百余,一次可载六千人横渡。”

  “橡胶圈呢?”

  “昨日运来两千条,另有一千余条两日内即到。”

  这种空心橡胶圈便是一种非常粗糙的游泳圈,不过在眼下这个时代,可算得是高精尖科技了。

  “好。”朱琳渼点头道,“那便定在三天后总攻。”

  张家玉立刻敬礼道:“是!”

  不远处正在用望远镜观察敌阵的邓山忽然自语道:“这似乎不对啊……”

  朱琳渼笑问道:“邓将军发现什么异样了?”

  邓山忙收起望远镜走了过来,“回陛下,末将发现对面土墙上的虏兵着甲的越来越少。数日前还有四成以上手持火铳,此时却大多拿着刀矛,数十人也难见一支铳。”

  朱琳渼闻言也用望远镜看去,果见清军士卒身上都换了普通衣衫,仅有几个军官模样的穿着棉甲,手中拿的也多是长矛。

  他猛地想到了什么,快步登上还未建成的炮台,仔细观察距离较近的几门建虏的大炮,不由皱起眉来,将望远镜递给张家玉道:“元子,你仔细看那些大炮可有什么诡异?”

  请收藏:https://m.qmka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