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90章:挺起你们的脊梁骨(求订阅!)_汽车黑科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宏光很有可能在两个月之内就完成研发工作。

  所以在专家小组出发之前,李凡愚定下了先大后小,先近后远的优先原则。力图在宏光完成研发审核之前,完成一到两个距离正信较近的大厂,以便宏光的上市进程可以无缝衔接,不至于耽误试生产和生产任务。

  基于这个原则,专家小组第一站就到了距离天城最近的一家整车制造厂――淮成汽车。

  淮成之所以叫做淮成,是因为地处淮水起源的桐柏山左近,距离桐柏县不到一百公里的成县。

  这其实也是一个老厂了,前身是淮成钣金厂,一家国营企业。但是在九十年代初的国有企业私有化浪潮中,被当时的厂长承包变成了私企。后来钣金厂失去了国家项目订单,厂子一度面临倒闭。当时的厂长见摩托车市场火爆,就做起了摩托车制造生意。

  后来随着国情变化,摩托车生意也逐渐没落,厂子就花大价钱引进了汽车生产线。但是一没研发能力,二没技术支持,再次差点儿倒闭。直到后来大宇汽车进入中华,这家厂才靠着给大宇做代工活了下来。逐渐攒了些家底儿,弄了条还算马马虎虎的生产线。

  因为生产设备是一步一步补充添置的,所以淮成的这条线情况很复杂;

  焊接铆接机器人也有,焊接铆接手工工位也有,装配台也有,靠着技术工人手动装备的工位也有。总而言之,就是九十年代和现代生产技术都混合在一起了,一切目的以能造出车来为基准。

  总结了现有生产线的情况,正信小组针对现有情况进行了调整。对于一些混在的工位进行重新安排整合,又建议补充了一些国内有售的自动化的生产设备。

  当李凡愚到达的时候,正赶上厂里热火朝天的时候。让他意外的是,另外十一家车企的老板,也都在淮成厂。

  淮成厂的办公室。

  当李凡愚问起生产线改造的进行情况时,淮成老板老俞连连竖起大拇指。

  “李董,不瞒你说、看着这些技术工程师,老俞我脸上烧得慌啊!原来咱想的是只要做出来的车子合格,不费工不费料就成了。虽然有意识的去规整,但是不知道怎么搞,生产线还是正规不起来。

  这些工程师一来,咔嚓咔嚓一顿评估加规划。从生产流程到检验流程,再到各工位的顺序都给捋了一遍,虽然现在升级还没完成,但是按照他们做出的计划书来看,可是比咱之前的产能强多了!”

  李凡愚哈哈一笑;那必须是强多了,不然大动干戈搞它干什么?

  他点了点头,笑道:“咱们搞工业的,就得不断的学习,不断的积累,不断的提升。你也不用臊得慌,别看正信发展到现在呼呼幺幺的,但其实需要完善的地方还太多太多。

  就拿我之前去美国来说,美国那边的分公司收购了

  请收藏:https://m.qmka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