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79章 琴音里的心结(二合一更新)_战地摄影师手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久,都还没学会怎么弹呢。”

  “先说说这琴盒吧!”

  陈广陵翻来覆去的看了遍琴盒,不急不缓的解释道,“这琴盒用的黄花梨,六个面都是整块儿的木头,单单这用料就够奢侈了,而且看这扎实的做工和上面的雕花就知道,当初用的起这个琴盒的大概也不是什么普通人。”

  “那张琴呢?”穗穗好奇的追问道。

  陈广陵轻轻放下琴盒,将桌上的古琴翻了个面,随后反朝卫燃问道,“卫先生,这琴的出处你有了解吗?”

  “我一个朋友曾和我简单的说过。”卫燃想了想补充道,“好像是一本叫《藏琴录》的书里,对这床琴有详细的记载。”

  陈广陵点点头,“那我就捡《藏琴录》上没有的说了,先说这琴的名字吧。幽泉二字,既可以解释为幽闭深山里的泉水,其实也可以解释为阴曹地府。

  根据《藏琴录》上的记载,幽泉这床琴属于古材新制,但根据我祖上传下来的说法,当年秦华斫制这床琴的时候,用的材料其实是南方某地一座悬棺的棺盖,那座悬棺所在的山下,恰好有一处泉眼,这也是这床琴名字的来历。”

  “棺材盖?”卫燃挑了挑眉毛,这特么可有点儿不吉利。

  “不用吃惊,这在斫琴行当里不算什么特例”

  陈广陵笑了笑继续解释道,“仅仅你知道的藏琴录里记载的,除了这床幽泉之外,就有另外七床古琴的用料明确记载用的也是棺材板,至于藏琴录里没记载的,自然也绝对是只多不少。”

  说到这里,陈广陵将手中的古琴轻轻放下,指着上面的各个零件一一解释道,“除了主体材质是用棺材板做的,这床琴的琴徽使用的羊脂玉,岳山和轸子用的紫檀木,也都是用那座悬棺里发现的陪葬品打制的。”

  “您...怎么对这琴这么熟悉?”卫燃后知后觉的问道。

  “家祖当时跟着秦华学习斫琴,曾经亲眼见证了不少名琴从秦华手中诞生的过程,顺便也记下了很多内情。”

  话说到这儿,陈广陵扭头朝他儿子说道,“洛象,去把我用的那床琴搬来。”

  陈洛象闻言立刻起身走进里间,不多时便搬来一床古琴,并在他父亲的示意下,放在卫燃的身前。

  陈广陵拱手说道,“感受一下我用的这床琴的重量”。

  卫燃见状在衣服上擦了擦手,小心翼翼的抱起了桌上的古琴,然而出乎他的意料,相比自己用的那床琴,手里这个却要重了不少。

  等他放下手里的古琴,陈广陵这才说道,“按照一代琴学大师杨宗稷老先生的著作《琴话》里的说法,所谓良琴,抛开形制款式上的区别,它的重量往往不是极轻便是极重。这床幽泉,恰恰属于前者。”

  说到这里,陈广陵却又话锋一转,“卫先生,不知道能不能把这床幽泉割爱给我?我

  请收藏:https://m.qmka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