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三十六节解放西藏(3)_我的东北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轻取了昌都就相当于打开了西藏的东大门,第45旅和第22旅连同后续东北军第33步兵旅、新编第266师、新编第270师五部齐头并进,沿着怒江和雅鲁藏布江飞速向拉萨推进。入藏的东北军各部奋勇前进,官兵们咬牙忍受着缺氧、强紫外线以及高原反应带来的头晕、呕吐、胸闷、耳鸣、眼花、行走困难等和极地风雪寒冻带来了的艰难险阻,翻越大雪山、跨越大冰河,缓慢而坚定地向拉萨前进着,每昼夜就能向前推进五十公里的直线距离,这在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上已经是让各方都大吃一惊的惊人数字了。沿途被击溃的藏军士兵都想不通,这些生活在平原地带的汉军究竟是靠什么提供后勤补给的,其实答案很简单,东北军靠的是发动当地民众支援部队。时代居住在川西、藏东、西康等地的康巴藏人、古卫藏人世世代代受尽了传统藏区的西藏土司、地主、旧贵族的奴役和压榨,而东北军部队每解放一寸西藏的土地后,随之而来的东北政工人员立刻向当地的这些藏人农奴分发土地、牲畜、粮食。农奴们第一次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土地上和牛羊,这是他们以前想都没有想过的事情,处于社会底层的藏人们对东北军的做法和政策都感激涕零。当得知东北军部队在藏区进军极其艰难的时候,感恩戴德知恩图报的藏人们纷纷踊跃响应地方政府的号召,加入了支前的洪流队伍中,成千上万头的牦牛、马、骡、驴、轱辘车驮运着前线东北军部队所需的各种作战物资辗转攀爬在汽车无法行驶的西藏雪山冰川间。从西康到西藏的崎岖雪路上,十几万藏民驱赶着牛马、推拉着轱辘车,艰难地运输着辎重粮秣、被服鞋袜、医药绷带、子弹炮弹、坦克燃油、火炮零件等物资,组成了蜿蜒百里的长龙队伍跟随在先头开路的东北军部队身后一起向拉萨进发。

  不但如此,当东北军的重型汽车和轻型坦克遇到无法通过的泥泞沼泽时,藏民们便像愚翁移山般川流不息地来回运送着一捆又一捆的茅草填好道路;大批的藏民还自愿地担任向导,带领东北军翻山越岭探路前进。一眼望不到头的藏民支前队伍里,牲畜的鸣叫声和轱辘车发出的吱嘎声此起彼伏、震耳欲聋,沿途漫卷扬起的雪花甚至都遮蔽了惨淡的太阳。而在前线战斗中东北军受伤的伤兵或者阵亡的士兵遗体也基本都是藏胞们给背回到后方的军医院或医疗站内的,这一幕幕直让东北军官兵们感动得热泪盈眶。前往藏东地区第一线进行指挥的楚奇明亲眼看见当地的藏民连十几岁的孩子都出动了,背负着一百多斤的重物不穿鞋地奔跑着;有个才四岁的藏族小孩子背着四筒猪肉罐头由爸爸妈妈牵着爬山支

  请收藏:https://m.qmka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