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52章 士归士 绅归绅_大明太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要让士也就是官员,逐渐从土地上分离,更多把目光、精力投向更多更新鲜的事务上,哪怕他们贪吧,也别总想着贪土地。

  而分离两者的第一步,就是先从这一体纳粮开始。

  国家有钱,朝廷给官员加俸是水到渠成的事,所以,搞活经济,搞富国家,蛋糕越做越大,大家分吃到的也就能越来越多,这是很简单的道理。

  简单的道理不好简单说,需要具象化到行动上,那就需要陈云甫通过政策的方式来引导这些个腐朽落后的官员逐渐启蒙。

  有人可能会说,那为什么不兴办一所学校,直接教育出一批年轻的后生,然后充任到官员的岗位上,这不就全部搞定了。

  道理确实是这样不假,乍一听也很对,可问题不是出在这。

  还记得陈云甫曾在河南,和时任河南布政使的成耀在罗家庄外的那番谈话吗。

  当时两人聊到了《西山政训》。

  《西山政训》不算是什么特别出名的典籍,类似总结官员为官之道的书,从百家争鸣到明清资本萌芽,贯穿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

  很多为官的大道理,几千年前先人们就都懂了。

  后面继任的官员哪怕到几千年后,为什么还有做不到的,问题不是出在换一个王朝、换一个国家制度就能解决的,因为这是人性问题。

  懒、惰、贪、腐这是人性,几千年后的官和几千年前官,本质上没变啊,唯一的区别,就是古代的官会之乎者也,后代的官会数理化,这只是时代背景不同,两者学的知识不同而已,本质上不都还是人吗。

  是人,就会犯政治错误,犯政治错误就会在地方拖累国家整体向上的政策。

  因此,就算陈云甫手把手教出一批新学生来当官,他们做了官接触到了权力之后会变成什么样子,谁又能说的准。

  “国家一体纳粮,是本辅深思熟虑后提出的,现在国家看似财政非常健康,但处处都是用钱的地方,给官员加俸需要钱,支持五军府对外征战、开疆辟土需要钱。

  没有钱,朝廷什么也做不了,我们都只能囿于中州这一地一城,这一点,本辅希望诸位同工能够明白,明白之后可以和本辅一体同心,大家齐心协力把这项政策推行下去、贯彻下去。”

  大家伙算是听明白了,尤其是蓝玉。

  没有一体纳粮,朝廷的财政只能缓慢龟进,不可能一口气多出一笔足以支持你们打仗的大头,那么九州计划就遥遥无期。

  推动一体纳粮,朝廷有钱,我陈云甫就能全力支持你们对外开疆辟土,让你们尽快就任封王。

  所以,为了你们自己,你们得支持我。

  道理很简单,还是拉一批打一派的套路。

  蓝玉直接开了腔:“太师的这项政策,我非常支持。”

  军方纷纷开口表示没有任何意见,脾气最急躁的王弼更是大声道:“末将唯太师之命是从,地方上那些个为富不仁的劣绅豪强要是敢反对,拒绝交税,末将就带人砍了他们!”

  在场的官员都缄默垂首。

  之前就听到风声,地方都司将效法广西生产建设兵团制度,增设税司搞武力征税,如今来看,应该是真的了。

  一旦武力征税,那地方地主的末日就算是到了。

  不过想想之前的加俸,官员们的心态发生了一丝微妙且积极的变化。

  国家的财政健康,他们的俸禄不也就跟着水涨船高?

  怎么算,也是双赢啊。

  更何况,我堂堂一个朝廷命官,为什么要关心三叔六伯他们今年交多少粮食?

  士归士、绅归绅。

  我一个官,想搞钱的路子多了去,何必计较三石两石粮食那点赋税。

  念及至此,也就没多少人再反对。

  一体纳粮政策,顺利通过。

  请收藏:https://m.qmka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