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40章 古今贤臣,无有媲云甫者_大明太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费尤其是地方军费,怕是少不了,因为地方可能要动刀兵。”

  朱标好奇道:“怎么说?”

  陈云甫于是如实言道:“臣精简了礼法。”

  “礼法?”朱标大为不解的说道:“礼为国之本,你说你没事碰它干什么。”

  “就因为礼为国之本,所以臣才要碰它啊。”

  陈云甫拱手道:“陛下,臣窃以为,今时今日所谓的礼,更像是曾经士大夫集团为了和皇帝瓜分天下权力才炮制出的一种政治产物,加害到了我朝。

  您不觉得现在的礼法已经在重重加码中,变得面目全非了吗。

  高压的礼法约束下,地方乡村族长给自己所在的私人王国大门上了几把名为道德的锁,关上这扇门,他们进行的一切行为都披上道德的外衣,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将自己领地内的人都转化为无个人意志、无个人思想的私属奴隶。

  任何反抗和质疑,都会被扣上不忠不孝、不恭不敬的帽子,或者干脆就打上道德败坏、毫无廉耻的种种标签,尽情的施展私刑。

  久而久之的几百年来,无数个乡野以姓氏宗族为枝干,以族长嫡系为核心形成庞大且紧密性极高的大小宗族势力。

  这些百姓不知道什么叫国法也未必知道什么叫礼法,他们只知道,做子女听父母的话,做旁系听嫡系的话,做晚辈听长辈的话,不听话就会遭受到惩罚并且会被所有人唾弃、被道德所不容。

  亲亲相隐还只是畸形礼法下最浅显的一层危害,眼下到了我大明朝,这种思想已经到了有家而无国的地步,因为国可以换,流水的皇帝铁打的祖宗。”

  “咳咳。”

  朱标身后的吉祥轻咳了两声,给陈云甫提了一个醒,示意这话说的有些冒失,熟料朱标反而大手一挥。

  “继续说,朕听着很有道理。”

  “礼法为什么会发展到今天这一步,因其最初的正确。”

  “礼或者说道德,是为人最基本的底线,比如说孝敬父母、疼爱子女、尊敬兄长、呵护弱弟,所以,礼法和儒家思想本就是同根同源,两者捆绑着,发展的越来越强大。

  之前所言的种种为人立世之根本行为开始被放大化,似乎一个人只要和家人不睦,那此人就是十恶不赦,相反,一个人只要够孝顺,那么,其德足以配官位。

  孝廉制度的产生由此而来,卧冰求鲤的典故因缘际会而产生。

  若说是只到这一步,礼法还不具备什么明显的危害性,那么接下来上千年的层层加码可就不是把礼法放大化,而是完全妖魔化了。

  臣举一个简单的案例,一个儿媳刚刚过门不久,公公去世,因无甚感情难以嚎啕恸哭被指大不孝,属十罪,乡村里正将其浸没猪笼沉河而死。

  这个案子是否妥当,其中对错臣不敢妄言,臣只说这件事的后续,这个里正不仅没有被追究任

  请收藏:https://m.qmka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