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3、真正的玄奘取经_我在日本打工的三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资料整理人:曹务民

  在隋朝的时候,包括隋唐,僧人的数量是严格控制的。手机端当了僧人国家会免除一切杂税劳作。

  玄奘13岁那年,正好碰到大理寺卿郑善果到洛阳去考查僧人,一共只准许剃度14位僧人。郑善果以知士之鉴出名,就是这个人非常会看相,非常会鉴定人才。

  历史记载,在僧人考试那天,13岁的玄奘也去了佛学考试现场,由于不符合报考年龄,他就没能进入考场。但是他一直在考场门口磨磨蹭蹭不肯走。

  郑善果考完试出门看到了这个在考场门口磨蹭的孩子,于是问他:“来这里做什么?”

  玄奘说:“我愿意出家为僧。但是,我习近业微,不蒙比预!”意思是说我学习佛法的时间很短,也就学了几年;业微是说我的功力还很浅,学习的时间又很短;因为年龄小,不蒙比预,我没有资格去考试。

  郑善果一看这孩子就觉得不一般,就问他:“那你为什么要剃度出家呢?”

  玄奘回答“意欲远绍如来,近光遗法。”

  远绍如来,“绍”是继续、传承的意思,把这个佛教佛法给继承下来,从远的讲继承如来的佛法;从近的讲呢,近光遗教,就是我要把释迦牟尼传下来的佛教发扬光大。

  听了孩子的回答,郑善果就破例给小玄奘开了一个公开的后门,专门为他一人成立了一个考试委员会。考试之后,郑善果感叹地说:“诵业易成,风骨难得。若度此子,必为释门伟器!”

  在郑善果的力荐下,小玄奘成了十四个剃度出家僧人的一位。

  当玄裝学有所成并成年之后,为了引进更多的佛教和佛学经典,便立志去印度“取经”。

  以下就是玄奘西游取经的历史记载:

  玄奘离开长安后,先是到了瓜州,因为玄奘是外地人,被怀疑外地妖人来瓜州蛊惑人心。当地人将玄奘绑架后送官。官府办案人李昌也是信佛之人,所以把玄奘放了,玄奘被放之后,继续西行,经过一座庙宇,玄奘进庙拜佛,偶然遇到一名胡人,名叫石磐陀,他希望玄奘高僧为他受戒,让他成为居士,于是玄奘就帮他受了戒,石磐陀就成了玄奘法师的徒弟。当他得知玄奘要远赴印度求法时,心中十分敬仰,发誓随师父前往印度。

  去印度取经需要跨囯界,由于玄奘和徒弟都没有两个国家签署的允许跨跃国界的公文,要想去印度,他们只能偷越国界,而偷越国界一旦被捉到,就是死罪。

  经过几天的日夜兼程之后,石磐陀开始出现动摇,路途中不仅要吃苦,如果经过五峰被擒还会惹来杀身之祸,于是他产生了杀师叛逃的恶念。

  这天夜晚,玄奘刚躺下睡觉,就发觉有人鬼鬼祟祟地靠近他身边。定睛一看,是石磐陀手握钢刀向他逼近,他走过来,又返回,

  请收藏:https://m.qmka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