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六十九章 郭集镇_平成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来此开客栈,比如集镇最东边的那个悦来客栈,去年五月开的,刚开始兴冲冲的,开业时鞭炮齐鸣很是热闹,可一个多月后,客栈朱老板就蔫了,这他妈每天一两个客人都很难保证,可买地盖房装修钱已经化出去了也不能说关就关啊,唉,再看看吧,这一看就是一年多,伙计早让他打法走了,可就他一个人还是天天闲的发呆。

  这天,运气爆棚,一下子来了六个客人,他心说这是老天开眼了?说起来前期倒是求过老天,可后来这几个月自己可没说过啥好话啊,管他呢,他打起十二分的小心伺候着这几位‘稀客’,没想到后面还有更大的好事呢,那五位客人的酒菜是他帮着从外面买来的,吃着吃着,一位矮胖之人离席来到他的柜台前“老板,我们大哥手里有俩钱想做买卖,这不看上你这个店了,你看,能不能将这个店转让给我们”,听他的话,朱老板差点没激动的瘫在地上,赶紧定了定心神说道“哎呀,你看我这个店经营的好好的,这转让。。。”,那矮胖之人当然就是每个毛孔都开着窍的周道德了,“哦,明白了,你不愿意转让,那算了”,说完转身就要回席,这可把朱老板吓坏了,自己这个冤大头盼星星盼月亮好不容易盼来另一个冤大头怎么可能放手“别,别,别,虽然这个买卖不错,但我老家不在这里老娘又病了,所以。。。我愿意转让给几位爷”,“哦,愿意转让,嗯,那就好,多少钱啊?”“三。。。百两”,“哦,那算了,我们就能拿出一百两”“一百两。。。好,就这么定了,我给几位爷拿地契去”,周道德明白恐怕五十两就能拿下,不过犯不着计较,而对朱老板来说,竟然能收回成本这已经让他相当满意了,所以他急急忙忙赶回里屋去拿地契,不一会朱老板就旋风般的跑了回来,随后契书很快达成,银票地契一交接,这座客栈就成了南宫玉或者说巡察司的财产了。在周道德的要求下,朱老板回屋把自己的东西收拾了收拾欢天喜地的当晚就离开了折磨了他一年多的客栈,而一块写着‘换主整修,停业’的木牌也挂在了店门口,官面上消失的巡察司也同时秘密开立在了这郭集镇上。

  永安城街如蛛网人口百万,它的整体布局有当年建城的规划也有数百年来的自然选择,城的中部范围当然是皇宫和无以数计的帝国中枢部门的办公所在,当然同样是经济中心的永安,数个店铺林立的商圈也大都分布在中心部位,这个中心部位也有不少点缀期间的居住区,但总体来说永安的大片居住区域分布在城的外围部分,并且很有些泾渭分明,东部区域民间俗称金宅区,这里居住的基本上都是皇亲国戚王侯将相,几乎全是一座座独立庞大的宅院,而被称为银宅区的北边则居住一些次一级的官员和富豪们,应该有形制的要求,这里的宅院比较东部要小不少且很多都算是比邻而居,永安西部则被称作铜宅区,居住的主要是下层官员和差役以及永安城中有些产业的平民阶层,算真正意义的永安百姓居住地,到这里各种样式的建筑开始混乱起来,各种大小的房舍,有院没院,曲折的胡同,临街铺面。。。林林种种,绵绵延延,这里被称为真正的永安所在,喧闹的人群,千奇百怪的各种小店铺,吵闹声,聊天声,吆喝声,徜徉期间立刻会被扑面而来的市井气息所包围,是永安最有活力的地方。

  永安城南就是所谓的铁宅区,或者干脆直接称为贫民区,生活在这里当然主要是因各种原因而成的难民和城里的苦力奴仆,所谓的房舍大都是用木板茅草搭建的栖身之所,这里也是永安的化外所在,什么赌馆妓寨以及各种地下交易充斥期间。你无论任何天气,那怕是艳阳高照,你进入期间也总有一种灰蒙蒙的感觉,而道路狭窄,污水横流更是他的标配,无论盛世乱世,无论明君昏君清官贪官,也无论丰年灾年,每一个大都市必定有一个这样的区域,好像成了一个城镇的标配要件。 

  请收藏:https://m.qmka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