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4章 前往九原_武破三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九原县在五源县南部,是五原郡郡治所在,太守府便是在这里。

  五原郡设有三个部都尉,分别是,东、西、中部都尉,部都尉归属长史管辖,具体军事调动则是由司马负责,也就是说苏寔便是这三部都尉的上官。

  高顺离任东部都尉之后,接任者是他的亲信,所以这东部都尉治所实际上仍是他的囊中之物,也是高家的势力范围,别人想要掺和根本无从下手。

  苏寔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在上任之初便舍弃了往这里安钉子的想法,毕竟于公于私,这里都容不得他涉足。

  不过,虽然东部都尉治所不能掺沙子,但是其余两部却不存在这样的问题,只有将这两大治所梳理完毕,苏寔才算是名副其实的司马,否则也不过是个摆设罢了。

  为了理清这方方面面的关系,苏寔先行一步,前往九原,争取在太守上任之前,有所施为,苏辰则是暂时留在家里,处理家中的琐事,一切打点完毕,他让苏安带着一百私兵护送家眷货物先行一步,自己则在曹性郝萌二人的陪伴之下,紧随其后。

  这一日,三人骑马路过清凉山,只见远远望去,山上寺庙鳞次栉比,佛塔摩天,殿宇巍峨,金碧辉煌。

  苏辰暗自好奇,难不成佛教如今已传到大汉来了?

  这却是他有所不知,佛教传入五台山(此时叫清凉山),普遍的说法是始于东汉。

  史籍记载,永平十年(公元67年)十二月,汉明帝派往西域求法的使者同两位印度高僧迦叶摩腾和竺法兰来到洛阳。

  永平十一年在洛阳城西雍门外御道之南,建造一座僧院以供这两位印度高僧居住。为纪念白马负经(《四十二章经》)输像(佛像)之功,因名白马寺。

  永平十一年,迦叶摩腾、竺法兰从洛阳来到了五台山。由于山里很早就有阿育王的舍利塔,再加上五台山又是文殊菩萨演教和居住的地方,他二人想在此建寺。

  但由于当时五台山是道教根据地,他二人颇受排挤,因此奏知汉明帝。汉朝廷为辨别佛教与道教的优劣高下,让僧人与道士表演、说明、验证,因此双方达成协议——约期焚经,以别真伪(相传,焚经地点在今西安焚经台)。焚经的结果,道教经文全部焚毁,佛教经文却完好如初,故他二人获得建寺的权利。

  苏辰前世在寺庙长大,对于寺庙颇有好感,于是三人下马步行,拾级而上。

  走到山上,果然看到了两扇朱红色的大门,郝萌上前敲门,不一会儿便有光头和尚出来开门。

  看到那圆滚滚的光头,苏辰颇有些亲切,扬言自己乃是路过的士子,看见山上有佛光普照,故而冒昧来访。

  那僧人将三人引入寺庙,这个时候,信仰佛教的人不多,因此寺庙之中有些冷清。

  不一会儿,一个白眉老僧出来相迎

  请收藏:https://m.qmka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