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八百八十一章 人心散了_帝国重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级别高、马上要发退休金,在工厂里拥有一定的既有权力,同时对美国资本入驻反对意见比较大。这些老人、老领导和老科学家、老工程师,在这场收购中要么面临被扫地出局,要么就得和小年轻拿一样的基本工资,当然是这场收购中的基本反对派。

  赫鲁尼切夫如果私有化,他们这些给“苏联”干了一辈子的人,哪会有好下场!

  普列谢茨克此时已经是他们最后的一点希望了。

  六位在厂里德高望重的功勋科学家站出来,也是希望能够做出最后的努力。

  当普列谢茨克慷慨激烈的演讲结束,功勋科学家们也站出来表达了支持。按照剧本上的计划,此时就应该是工人们一致喊个口号,然后拿出一面红旗来签名附属反对收购。

  回头这些老人就能组织一支队伍,拿上这面红旗去莫斯科,自然会有一系列的活动可以给迪米特罗戈津他们制造一些麻烦。

  想要解决这些麻烦,就请把他们这些老人也纳入到被收买的名单上来吧。

  鼓动的言语在礼堂里回响了半天,然而让人出乎预料的是,下面的工人们却应者寥寥。

  几个安排好的“托”站起来,跟着一起喊了口号。但被鼓动起来的工人,却实在是没有多少。更多的人,此时只是用一副冷漠的目光,看着这些人进行的表演。

  此时的俄罗斯已经不是1991年的光景了,俄罗斯人在苏联刚解体的时候,倒是热衷于由行示微和急会亢议,那个时候大家一说起公平和自由,都是一幅慷慨激昂的样子。

  一边是二战老兵的勋章换罐头,一边是认为正在创造幸福明天的年轻人在举着条幅逛街。

  那个时候普列谢茨克如果发表这么一番演讲,一准大家跟着他上去把迪米特罗戈津打成个猪脑袋。可问题是,苏联解体都已经有两三年的时间了。所有人,所有俄罗斯人都已经筋疲力尽,与希望和理想比起来,大家终于知道饿肚子的滋味要更糟糕了。

  那些社会里的躁动和冲动,这几年已经发泄的差不多了。君不见契丹人命令坦克炮打俄罗斯白宫,世面上竟然都没有多少反应吗?两年前拒绝向契丹人开炮的苏联士兵呢?那些挡在炮口前的俄罗斯市民呢?

  玩了两年的游戏,大家都累的afk了,什么时候出怀旧服再说吧。

  同样的道理,在赫鲁尼切夫其实也说得通。

  最可怕的不是争吵和对抗,而是麻木。赫鲁尼切夫的这些人,早就已经对台上的这些节目麻木了,与其去参与这些活动,还不如考虑一下今天的烤土豆去哪里找呢。

  从对那个下午的回忆中恍惚回过神来的方彬,被酒泉控制中心里爆发出来的欢呼声差点惊了个跟头。中国宇航员第一次踏上月球土地的瞬间,所有中国航天产业的工作人员,脸上都从里到外的散发着骄傲的神情。

  不知为何,方彬的脑海里回荡起了十多年前看过的一部电影。黎叔语重心长的感慨。

  21世纪,最重要的是人才。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了。

  请收藏:https://m.qmka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