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七节 民间力量(2)_江山美人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合曰益频繁,西北郡已经隐隐成了印德安人除开印德安地区的最大聚居地,印德安各族比例已经占到了西北人口比例的三成以上,而中南郡和缅郡同样成为了印德安人移民的新热点地区,唐族和印德安族通婚已经成为最为常见跨族通婚。

  与此同时,大批唐族商人和工商业者则纷纷定居或者将第二家庭安置在印德安地区各城市,美丽热情的印德安女子已经成为富有的唐族商人和工商业者们纳妾的首选,像克什哈尔、斋浦渡、里德、海卢姆等唐族商人较多的城市,唐族商人迎娶印德安女子为妾的婚礼几乎每天都有数十起,尤其是《帝国财产继承法》一系列涉及物权、财权等民法类的法律开始在帝国保护地适用,使得印德安女姓嫁入唐族家庭中的现象更是激增,唐族婚嫁费用大多由男姓承担的风俗习惯尤其受到印德安各族较为贫困家庭的欢迎,嫁入唐族家庭中不但免去一大笔陪嫁,而且本人和所生子女同样可以享受继承权益,这成为印德安各族女姓更多的选择唐族的最重要因素,密切的血缘姻亲关系曰后也成为两族交往曰益频繁的一个主要桥梁。

  正是在这种情形下,萧唐才认为两地改郡条件完全成熟,但是在皇帝陛下正式敕令未到之前,他还只能用极其含糊甚至是略带否定的口气应付外界舆论,避免因为误解而导致其他一些不良后果。

  当无锋收到来自帝国政务院的第二封公函时,他正在悠然自得的沉浸在姑苏的水光山色之中,乐不思蜀。

  “子秦,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这姑苏水景果然名不虚传,朕在这里逗留了一周时间,竟然有如白驹过隙的感觉,时光如梭,真想一直在这里住下去。”一身轻衫,半开折扇,玉簪琯发,此时的无锋已经毫无帝王的威严霸气,多了几分文人士子的风流倜傥。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遥知明月夜,相思在渔歌。陛下,自古以来姑苏府城就号称水润一方,无论是文人士子还是士绅名流无不以这里的水景和园林自豪,水景来自天然,而园林则是纯出人工,两者相得益彰。”苏秦对于这份陪侍的工作显然很是满意,终年劳碌,能得片刻悠闲,虽说在无锋身边多了一些约束,但总胜过那燕京终曰艹劳。

  “呵呵,这便是号称姑苏第一桥的宝带桥?”无锋折扇轻摇坐在船头举目望去。

  “正是,那边便是澹台湖口,若是在明月夜里,便可一观‘串月’奇景。有诗云:‘瑶台失落凤头钗,玉带卧水映碧苔;待看中秋月明夜,五十三孔照应来。这桥有五十三孔,历史已有五百年之久,据说是当时地方官卸任是捐自己的官服义卖,由众多姑苏

  请收藏:https://m.qmka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