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四十章,大敌(3)_大明163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军炮手们更熟悉的舰载火炮。包括缴获自西班牙的八门二十四磅炮和十二门郑家自用型的十二磅炮。这些十二磅炮在磅数上虽然和陆军的十二磅野战炮一样,但是因为是海军炮,不需要考虑在道路上机动的问题,所以它们有着更长一些的炮管,以及更重的重量。当然,随之而来也就有更大的射程和威力。

  一般来说,操练的时候,是不会进行真正的炮击的。这首先是因为火炮的寿命是相当有限的,一般来说,在当时,一门质量优良的青铜炮的使用寿命也不过五六百发。郑家的炮使用了锻压钻管和双重炮管自紧技术,理论上应该有更大的寿命,但是因为这些火炮为了追求更大的威力而提高了装药量,导致了更高的膛压,结果这些火炮的使用寿命不但没能延长,反而还略微缩短了一点。其次,火药和生铁的炮弹也不便宜。所以在平时的演练中,即使军费充裕的模范军,也是不会随便进行实弹射击的。

  这次演练的前几轮同样也只是模拟的操练。模范军的炮兵们有条不紊的依照条例,首先清膛,然后将一个带绳子的模拟药包的棉布包塞入炮膛,再用推弹杆推到位,然后再装入带着绳子的实心炮弹,用推弹杆压实,然后调整火炮角度,瞄准目标,模拟开火,然后再用绳子依次将训练弹和训练药包拉出来,然后再清膛,然后再将火炮复位:一轮操演就算完成了。

  吴三桂静静的站在一边看这些模范军的炮兵们操演,一边估算着这些模范军炮兵操炮的速度。吴三桂已经注意到了,郑家的炮兵给每一门炮配备的炮手人数比自己要多出一倍多,如今看看他们的操练,这些多出来的人手还真没白多,他们操炮的速度的确远远的超过了自己手下的炮兵,如果单看操炮的速度,只怕自己的炮手打一炮的时间,这些家伙就能打出四五炮。同时他也注意到了郑家的炮手在演习中的一处和自己的手下不一样的地方。那就是郑家的炮兵是将发.射.药包在棉布包里面直接推入炮膛,而不是将散装的火药倒入炮膛。吴三桂和关宁军的其他将领一样,都非常重视火器,尤其是火炮的作用。所以他对于如何使用火炮还是有所了解的。如果将火药包在棉布包里直接塞进去点燃,这样固然装填时候的节省时间,但是却会在炮膛中留下不少烧焦的残渣,到时候清膛的时候就会非常麻烦。而看他们演练的时候,清膛的速度却非常快。

  吴三桂和郑家的军队打交道不止一次了,前不久他的儿子吴应熊还跟在模范军的军营中,亲眼目睹了模范军如何依靠犀利的炮兵和铁骑,一举击溃顺军。吴三桂觉得,这不应该是这些郑家的炮手偷懒,多半是人家真的有什么诀窍。

  这次炮兵演练,除了训练,其实还有一个作用是给守城的关宁军打气的。所以在操演的最后,是包括了两轮的实弹射击的,为了节省火药、炮弹以及身管寿命,两轮实弹射击都由一门炮来进行,而炮击的靶子则是摆在城下四百多步外的几辆盾车。

  请收藏:https://m.qmka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