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0 第一百一十章_造化大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有什么问题吗?赵顼略显困惑的点了点头:“自是看了的,王卿可是觉得哪里不妥?”

  “新刊登的几篇耕种文章,似大有深意!”王安石道。

  赵顼明白了过来,不由笑道:“这应当是鼓吹垦荒吧?说不定能让国债卖的快些呢。”

  他自然也知道,刊登这些耕种的奇闻,会让百姓生出多大的念想。若是能促进国债销售,荒地开垦,对朝廷可是有益无害。也正因此,那些御史弹劾,赵顼全然不放在心上。这小报可是凌霄子的夫婿办的,自然是个稳妥的。

  王安石却正色摇了摇头:“臣说的,不是这个。似那大犁、唧筒、镰车,若是能制出,对国朝可是大大有益!”

  赵顼一愣,突然坐直了身体:“这些物事,当真能制出?!”

  他可没想到这个啊!那故事写的活灵活现,让人神往,然而天子也是要籍田亲耕的,他也是扶过犁头,耕过田地的人。哪见过三头牛才能拉的动的大犁?更别说边翻地,边播种的奇事了!

  王安石却肃然道:“犁铧原本只有直辕,唐时才有曲辕。到了本朝,犁辕更短,轻便灵巧,还有单凭人力的足踏犁。农耕之物,本就是代代变迁的,也是利民之本。现在边郡垦荒,人手短缺,畜力却便宜许多,若真改变农具,说不定能大大提高屯垦之效。至于边耕地边撒种,也非异想天开。臣知南方有秧马,形如小船,人坐在其上,可以分秧插种,大大简省人力。水田尚能有器具可用,何况旱田?”

  这些天,他可是查了不少农书,更招来人,问了许多农耕之事。这些故事里的想法古怪吗?确实古怪。然则并非异想天开。不过是招来匠人,仔细研究罢了。若是能成,可是大大有益与万民的!

  而这,正是王安石最看重的,“欲富天下则资之天地”。这世间的财物,皆来自天地。想要富国,就要竭尽所能,自天地里索取财富!不过原本,他最看重的是水利。通过兴修水利,达到扩充田亩,增加产量的目的。毕竟民众最怕的就是水旱,若是能修建河渠,引水灌田,乃至围湖造田,那么楚地以北的大片田土,都能得到有效开发,成为真正的良田。荆楚如此,秦凤路必然也如此!只是旱田和水田不同,除了水利之外,更要有合格的农具,用于耕种开垦。

  这几篇故事,在旁人眼里,可能是笑谈,是蛊惑。在他眼里,却不啻于洪钟大吕!只要能用,为何不试试呢?

  赵顼也兴奋了起来:“这,这朕从未想过……”

  增加畜力,减少人力,是从来都没有的事情。就算是天子,也不可能如此奢侈。然而西北不同啊!那边皆是羌胡,牛马价格本来就低,兼之人丁稀少。若是真能制出这些农具,说不定真能跟故事里写的一般,麦粒满仓!

  请收藏:https://m.qmka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