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一章 试探安南_明天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没有召见全部内阁,而是召见了李贤与杨洪两个人。

  李贤的态度依旧很明确。他说道:“陛下,安南乃大国,不可小窥,前几年打瓦刺的亏空还没有还上来,而今朝廷刚刚喘了一口气,陛下即便是要打安南,也要拖上几年,等钱粮充足了,臣决计不说一个‘不’字。”

  朱祁镇点头微笑,心中却暗道:“似乎是要打上一仗了。”

  李贤并没有想到,他这番话,却让朱祁镇心中的天平向打安南方面倾斜了一些。

  什么原因?很简单。

  朱祁镇很明显的感觉到了一件事情,那就是不打仗了,大明文官在很多改革之上,就开始拖拖拉拉的。

  似乎一下子回到朝廷威名远震,宇内太平无事,大家都可以登高凭栏,唱诗饮酒,搞一些文人士大夫该有的享受,而不是日日忙得跟狗一样的。

  朱祁镇并不是一个工作狂。

  但是以后事的工作量看这个时代官员的工作时间与效率,实在是让他不能忍,很多大臣,仅仅视事半日,下午就回家了。

  当然了,他们起着也早,每天天不亮都起床了。

  但是他们即便是在衙门坐班,工作效率也另朱祁镇发指。

  这就是为什么朱祁镇要李贤将各衙门的章程编练出来,提交上来。

  朱祁镇是在酝酿考成法,也让大明的才子们品尝一下绩效考核的威力。想要绩效考核,就必须将他们一套工作流程给分解清楚。

  不过,即便是绩效考核也未必能挽救大明文官这股懒洋洋的味道。而且没有了外部的压力,文官有更多的力气与朱祁镇打擂台。

  当初与瓦刺大战的时候,他们可没有这个时间。

  这也说明,这个时代的文臣还是很有大局观的,固然不大喜欢打仗,但是也知道与瓦刺大战关乎国运,不敢在上面作梗。

  这也是朱祁镇前几年整顿钞关,茶法,能顺顺利利的推行下去的原因。

  而今朱祁镇似乎感觉,持续不断的对外战争,反而对内部改革有一个推进的力量。刚刚开始,朱祁镇还以为是一种错觉,但是而今越发肯定自己的判断了。

  李贤所言的话,朱祁镇一个字都不信。等朝廷有了钱,李贤定然会说出这样那样的问题,要花钱解决。

  总之,不管国家与家庭,攒钱都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但是花钱总是能找到眉目的。

  朱祁镇心中如何想李贤与杨洪不知道,但是杨洪却旗帜鲜明的反对李贤的想法,说道:“陛下,首辅是在姑息养奸。”

  “臣查案卷,安南在正统元年,正统四年,正统五年,正统十三年,正统十六年,前后不知道多少次犯边,而今朝廷还有两地在安南手中。”

  “安南之贪得无厌,一至于斯。”

  “如果朝廷一直忍让,不仅仅伤天下之望,臣恐南洋诸国从此轻天朝。”

  “即便不念往昔之仇,安南也

  请收藏:https://m.qmka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