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六十三章 好为之_明天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也是天经地义的。不要说现在宣宗已经去了,即便宣宗还在,面对太皇太后这样说,他也待受着。

  太皇太后说道:“皇帝,我最看中你的是什么?知道吗?”

  朱祁镇说道:“娘娘请讲。”

  太皇太后心中说道:“是你战战兢兢之心,你不知道你刚刚登基的时候,在我身边明明是怕得要死,却又刻意讨好的样子,实在是好笑之极。”

  “三杨乃是仁宗留下老臣,张辅也是两代侍奉我家,胡濙当初是太宗的私臣,那一个都是我大明忠良死节之臣。说不客气话,即便那一天你遭逢大难,他们都是会殉节之臣。真以为我和你父皇都是目盲之辈,会选一些心怀莫测的大臣,当托孤重臣的吗?”

  太皇太后看人,并没有看错。

  三杨两个病死任上,一个告老还乡不说了,张辅以七十老龄战死土木堡,胡濙在土木堡之边,还有夺门之变,这两大政治事件善后中,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夺门之变的时候,胡濙已经八十了。

  可以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太皇太后想起朱祁镇登基以来,很多事情,总觉得可笑的地方,实在太多了。

  朱祁镇也觉得自己当初做过很多傻子,特别是当初想引会昌伯家丁入宫,他实在太低估朱家的权威了。

  他直接一纸诏令召集御马监之中军队护卫,就行了。

  毕竟太皇太后虽然厉害,但是毕竟不姓朱,而太宗靖难起兵以来,几十年的威信,并不是那么容易动摇的。

  朱祁镇虽然觉得京营之中最大的势力,乃是靖难勋贵集团,但是这个靖难勋贵集团,其实换一句话,就是天子羽翼。

  这个性质一直到大明灭亡都没有怎么变过。

  祖孙两人相对一笑,似乎正统以来,宫中所有的暗潮做了一个了结。

  太皇太后最后说道:“皇帝,你功课好,说一说,贫贱骄人的典故。”

  朱祁镇稍稍一回忆,说道:“这是史记之中的典故。”他微微一顿,就背出一段道:“子击逢文侯之师田子方於朝歌,引车避,下谒。田子方不为礼。子击因问曰:‘富贵者骄人乎?且贫贱者骄人乎?’子方曰:‘亦贫贱者骄人耳。夫诸侯而骄人则失其国,大夫而骄人则失其家。贫贱者,行不合,言不用,则去之楚、越,若脱屣然,柰何其同之哉!’”

  朱祁镇这几年学习,可是真下了苦功夫,对儒家学术,仅仅是通其大义而已,但是在史学上却是下了苦功夫,即便而今他也抽时间听翰林院讲课。

  无他,他深刻的认识了一件事情。

  或许,古代的历史书与历史的事实有所出入,但是自从夫子削笔著春秋之后,历史本身就是政治学。

  特别是在资治通鉴之中表现的尤其明显。

  所以,朱祁镇下功夫读史书,就是为了以资今之用。

  太皇太后说道:“

  请收藏:https://m.qmka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