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一十九章 今有驰道可解忧_明天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来传,说陛下召见。

  周忱不得不打了冷水,冲了一下,换了一身衣服,打起精神,来见朱祁镇。倒不是周忱不想洗热水澡,只是在古代洗热水澡,本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大量的热水要事先准备。

  周忱却是来不及了。

  只是人老了,疲惫是很容易看出来了。

  所以朱祁镇见周忱的时候,第一眼就看出来了。在周忱行礼之后,立即令周忱落坐。说道:“周卿辛苦了。”

  周忱说道:“老臣劳陛下担心,感激不尽。”

  朱祁镇对身边张环说道:“令太医院上门,为周卿诊治,一应汤药,均由大内出。”

  周忱再次行礼,说道:“谢过陛下。”

  朱祁镇说道:“周卿,你乃先帝老臣,临危受命。整理江南钱粮而今已经有十年了,朕知道你在江南做得极好。只是你觉得朝廷财政之上,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周忱说道:“陛下,乃是宝钞。民间皆不用宝钞,则万事不便,民不便,则官岂能便之,故而宝钞之事,是我大明财政上第一问题。”

  朱祁镇听了一时间有些尴尬。

  那个国家的法定货币,满朝上下都没有有的。就是大明了。

  可以说大明宝钞的问题,这不是第一次提出来了,而是从永乐年间到宣德年间,不知道多少大小臣工,就此事出了不知道多少意见。

  朱祁镇甚至还看过杨士奇提得一个意见,就是向民间征商税,让百姓交宝钞。

  但是太祖太宗滥发了太多太多的宝钞了,一来朝廷也不敢用这种征税的办法收回宝钞,否则朝廷当初滥发的宝钞,足够大明朝廷收上好几年白条了。

  这也是杨士奇仅仅是提议商税上收宝钞,决计不敢说田赋可以收宝钞,否则满朝文武都等着喝西北风吧。

  虽然大家而今都用银两交易,但是银两并非朝廷的法定货币,甚至连货币都不是。因为大明律之中,白纸黑字写着,禁用金银。

  简直好像是嘲笑。

  朱祁镇说道:“周卿可有办法?”

  周忱说道:“陛下,宝钞已经不可救药了,只是朝廷财政不能这样混乱下来,各种折色,钱粮,根本不能汇总计算。”

  “所以,以臣之见,唯有征收银两,今后除却粮食之外,全部可以折算银两,从此朝廷只需持银,粮两端。即可制衡天下。”

  朱祁镇深以为然。

  毕竟大明朝廷的账目,让朱祁镇都有一点头疼了。

  统计下来,大明有布多少匹,铁多少斤,大木多少根,香料多少斤,珍珠多少颗,等等,各式各样的仓库,但是汇总起来,大明有多少钱,抱歉,汇总不出来。

  这样储备其实很有必要的,毕竟对国家来说,很多时候,并非一切都可以用钱卖到。

  只是这样也太混乱了吧。

  朱祁镇说道:“周卿执掌户部,却是准备从这里下手?”

  周忱说道:“陛

  请收藏:https://m.qmka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