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零七章 杨溥秉政_明天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立下功勋,让朱祁镇知道了,朱祁镇真会奖赏。至于完成的不好的。

  那属于能力不行,杨溥顺势放了外官,朱祁镇也不好说什么。

  这一件事情,朱祁镇先放下来,说道:“当今之事,还是河北水利之事,却不知道先生如何想,于谦加何衔?”

  杨溥说道:“这一件事情,臣正想与陛下说一说,臣以为于谦之能,足以担任大学士之衔,只是陛下欲加何衔于于谦,新立一殿?”

  朱祁镇沉吟片刻,的确各个大学士都有了。朱祁镇倒是想给于谦新立一个大学士衔,只是朱祁镇心中有另外的想法。

  他确定了内阁七个人。英国公在内阁也有一席之地,朱祁镇想将这个习惯保持下来。也就是说,他想将内阁保持为内阁六个大学士,一个勋贵。

  而今多加一个大学士是小,将来估计内阁就是七个大学士了。

  很多事情,朱祁镇都习惯往长远去想,务必不会后世留下空隙,毕竟很多祖制,都是文官们借题发挥,断章取义。

  虽然朱祁镇也知道,人死万事休,后面的事情,他也管不了,但是依旧谨小慎微,宁可多想,也不能留下大漏洞。

  朱祁镇心中犹豫,问杨溥,说道:“先生以为如何?”

  杨溥说道:“臣唯陛下之命是听,要不,让于大人等一等再说。”

  朱祁镇一听,立即说道:“不行,治水之事迫在眉睫,不加强于谦职权,何以让天下重视此事,这一件事情,先生可是答应朕的。”

  拖什么拖什么?朱祁镇才不相信杨溥,说不定杨溥拖着拖着,就将这一件事情给拖黄了。

  杨溥说道:“请陛下放心,臣答应的事情,就绝对不会反悔的。臣请陛下开大朝会,召集京城五品官以上,于奉天门商议此事,御前决断,明诏天下,以示朝廷对此事的重视。”

  朱祁镇听了之后,说道:“好。”

  其实朱祁镇早就想将这一件事情,给如此敲定,虽然他在正统五年正旦诏之中,表明这个态度。

  但是正旦诏之中,内容太多了。

  更多的是划分直隶省,改行在为北京,等等。这些事情在政治上都比治水大。

  所以治水之事,并没有继续明确成为朝廷的决策。

  杨士奇在这一件事情,与朱祁镇意见相左。

  而杨溥这个做法,治水之策,才能真正上升到国策的地步。而且即便是杨溥想反悔都不可能。

  杨溥成为内阁首辅之后,就有这样的表示,几乎可以等同于杨溥用自己的个人威信为这一件事情背书了。

  想要推翻这个政策,就先打倒杨溥。

  就好像是太皇太后一样,太皇太后主导的国策,把一切不急之物,与民休息。正是因为太皇太后淡出朝政而结束的。

  杨溥说道“如此一来,对主持治水之策的于谦,朝廷需要表示重视,臣以为大学士一时间不可得,

  请收藏:https://m.qmka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