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一十二章 讨南洋檄_明天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路上最大的问题从来不是满刺加的抵抗,而是后勤辎重。数万大军行军不可能不要后勤。但是毛锐到南洋之后发现,大体上南洋是不缺少粮食的。

  因粮于敌是可行的。

  这才有兵贵神速,速战速决。

  不过,这在太子这里通过不了。

  太子对南洋战事从来是一个稳字当头。

  并非,太子不了解军事。

  太子也是带兵打过仗的,虽然没有从第一线厮杀过,但谁要是说他是外行人,却是错了。

  太子之所以如此想,就是知道,这一场战事,双方实力差距太大。

  稳扎稳打,就是一场稳赢的战事。

  而这一场战事,胜利对太子来说,是锦上添花,难不倒还能因为他这一战打的漂亮,让他回北京当皇帝吗?

  如果败了,却大损威望,甚至给别人可乘之机。

  所以对太子来说,别来是悬危之计,别搞什么奇兵。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就行了。

  什么?

  你说旧港。

  抱歉,太子作为储君,对旧港定然有一个态度,表面上的态度,自然是大明不会放弃一个子民,一定会救旧港。

  但是实际上来说,谁都看得出来旧港本身就很危险,围城十个月有余。即便是城陷了也是情有可原。

  太子不是不想救,但是如果为了救旧港,而吃一场败仗,不管是军事上,还是政治上,都是不可取的。

  只是这样的心理话,他自然是不会说出来的。他说道:“大军从后面运输过来,也需要半个月,而且南宁侯有一件事情却做错了。”

  毛锐说道:“臣愚钝,请殿下指点。”

  太子说道:“不该让我住这里。但凡战事,收人之城,收人之心难,大明初临南洋,还是要入乡随俗的。”

  太子在“初临”这两个字上面,特别是加了重音。

  毛锐心领神会,说道:“属下明白。”

  太子对于南洋现状并不满意。

  无他,大明皇帝是天子,天然掌控神权,凡是在大明传教的,不管你信什么,都不可能越过大明天子去。

  这是铁则。

  不管是你是转世活佛,还是龙虎山张天师,都是如此。

  而回回教在南洋的权力太大了,大到了左右国家与君王的地步,这是大明所不能容忍的。

  但只有道学家才有政治洁癖,真正的政治家要讲现实。

  如果将当地宗教势力,当做敌人。那么大明在南洋站稳脚跟要面对助力之大,也就可想而知了。

  再加上朱祁镇在京城修建大回回寺。据说规格之高,已经超越了北京白云观。

  其中有什么深意,太子岂能想不明白?

  将来怎么办,是将来的事情,而今太子要对这些势力秉承什么样的态度,也就很明了了。

  太子随即在回回寺之中,召见北大年的长老。果然本地的长老都是神父。太子先在回回寺行礼拜,然后对所有神父说道:“大明天子,胸怀天下

  请收藏:https://m.qmka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