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84章 辞官_太平长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日的大朝会上,苏岑见识了一场混战。

  事情起因是还是当初徐州的洪灾。一场天灾让原本靠盐赋刚充盈起来的国库又付之一空,众人心痛之余也不禁痛定思痛,其中以柳珵为首的几个官员便提出了在各州县间建立义仓的想法。

  义仓的提出并非无中生有,早在义仓之前其实就已经有太仓、正仓、军仓等等。太仓粮只要供京师官员发俸禄之用,正仓为国家赋税,军仓则主要供给军方粮草。这些仓里的粮食都牵一发而动全身,轻易动不得,于是义仓便应运而生。

  所谓义仓,本质就是个仓库,通过募捐的方式在丰年储粮,其目的是为了灾荒年间赈济灾民。创建之初并不在征赋范畴内,没有固定的税额,上交多少全凭自愿,富有给而贫有出。设想很美好,出发点也是好的,所以当初李释也没有多加为难,轻轻松松便给批准了。

  只是实施起来却并不像设想的那么顺利,说是自愿,义仓建起来了,各州县自愿交上来的粮食却连仓底都盖不起来。柳珵打脸之余终于意识到了愚民之虻,只看重那一点眼前利益,丝毫不关心长足发展。

  柳珵做了这么些年丞相,自然也有一点铁血手腕,当机立断,把义仓粮变为必征赋税之一,势要把这义仓充盈起来。

  如此一来必然引起了一番唇枪舌战,激战到最后,柳珵党侥幸取胜,义仓建起来了,民愤压下去了,本来是柳珵为数不多的一场胜利,没想到事情隔了几个月,竟然又生出了事端。

  有人拿这件事冷饭新炒,弹劾柳珵强加征税,致使民不聊生,所收的民脂民膏收于己用,以满足自己那些骄奢淫逸的各项开支。

  上这奏章的人是户部尚书司马逸,平日里算是柳珵的首席狗腿子。如今狗腿子反水,反咬了主子一口,深及筋骨,防不胜防。

  稀奇的是跟着一起附议人竟还不少,都是当初以柳珵马首是瞻的那些太后党们,文质彬彬的一帮大臣,撕咬起来却宛如疯狗。

  柳珵站在大殿上,气的指尖发抖,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

  当初口口声声说着造福万民的是他们,如今叫嚣祸国殃民的也是他们,当初这些人把他捧到了天上,如今把他踩在污泥里还恨不得再补上几脚。

  只有崔皓还在苦苦力争。

  “自义仓设立之处,柳相不曾动过里面一粒粮食!所有入仓出仓都登记在册,你凭什么说柳相中饱私囊?!”

  “如今是赋税重了一点点,可这一点也是精打细算在不影响民生的基础上征收的。现在是苦一点,但等真的遭了天灾,备岁不足,这一点是可以救命的!”

  “况且受粮数量也不是一概而论的,按户出粟,分为上户中户下户,出粟数量依次递减。义仓粮主要靠王公贵胄那些上上户就已经填的差不多了,

  请收藏:https://m.qmka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