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七十章 逐北(十九)_盛唐风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出身寒微之辈效力去了!

  若说王仁恭行事仍然在预料之中,也在世家默认的规则中争逐。则刘武周占据马邑郡的话,则给唐国公大业,会平添太多变数。

  既然王仁恭一时弱势,则唐国公就必须插手,维持住马邑郡的均势!

  当初刘静最先出使云中,就是以为刘武周是弱势一方,想代表唐国公插手其间,拖住那时在马邑郡不可一世的王仁恭。现在王仁恭的虎皮被戳破,行事方略掉过来也是一样的。

  虽然已有答应之意,但刘静话语之中,仍然在推托迟疑,无非是为唐国公争取更大的好处。

  刘静这番话语,让王仲通忍不住就抬起头来,怒视刘静。

  父亲屈尊,已经给了你这小小县令太多面子,现下居然还推三阻四,真当王家到了这等不堪的地步么?

  王仁恭却并无什么怒色,静静开口:“某只要唐国公三千兵,不拘河东哪个鹰扬府都可。唐国公兵马到来,刘贼必然有所忌惮,最后除贼之事,还是王某一人任之,绝不让唐国公兵力有所耗损。”

  刘静不语,静静等待王仁恭继续说下去。三千兵马,为王仁恭撑腰,没有开价,如何行得?

  王仁恭也不耐烦和刘静这等小人物讨价还价,一下就将自己愿意给出的条件说到了底。

  “三千军马粮饷,王某一人任之,不劳唐国公费心。这三千军马,半驻善阳,半驻开阳。开阳之事,尽由唐国公主持。如何?”

  刘静心下狂喜!

  开阳之地,在马邑郡南,位于河东马邑雁门三郡交界之地,是马邑郡南下必经之途,并可控扼雁门郡,是不折不扣的兵家要地。现在有马邑鹰扬府二千余精锐驻扎。

  晋阳军议,已经无数次讨论是不是在西进长安之前,先将开阳打下来,堵住王仁恭南下之路。

  但是现在,王仁恭却将开阳自己交了出来,还让唐国公军马可以入驻善阳,保持对郡府的影响力,这种条件,已经至矣尽矣,蔑已加矣!

  虽然明白在刘武周被克制之后,王仁恭必然会翻脸动手。但是这都是后来的事情了,现下先将这些好处吞下去再说!

  刘静起身,朝着王仁恭肃然躬身,扬起手来,举到王仁恭面前。王仁恭也慨然起身,也举起手来,和刘静轻轻三击掌,以为誓诺。

  两人持手,哈哈大笑。

  王仲通在侧,神色阴沉,却忍住一句话也不说。

  只恨刘武周此贼,只恨那个突然冒出来的乐郎君,让父亲居然要对鲜卑贼李家低头!

  车马纷纷,离开馆驿门前,回返郡府而去。

  在亲卫簇拥下,王仁恭终于显出了一丝疲态,坐在马上,脸色铁青,不发一语。

  王仲通在侧,脸色比父亲还要难看几分。迟疑良久,终于忍不住道:“父亲,这般引狼入室,三千兵进来,再送走就难了。难道从此王家就为李家效力了么?”

  王仁恭横了王仲通一眼:“李渊终究是要西去长安的,这三千孤军到时候放在马邑,又派得上什么用场?现在要紧的,是赶紧收拾掉刘武周!”

  王仲通脸色仍然难看:“可刘贼实在…………”

  徐乐在神武一仗,实在是打出名声来了,王家大公子都有些胆寒。新招募的乐郎君都是如此,刘武周的恒安甲骑,又该多难对付?

  王仁恭看看有点畏缩的儿子,不屑的哼了一声。

  平日里顺风之时虚骄之气十足,一旦遇到变故马上就瞻前顾后,畏缩不前。如此后辈,看来真是难以继承王家家业了。

  幸得自己儿子还多,自己也还不算太老,还有时间培养出继承人来。

  但对自家儿子,王仁恭多少还有点耐心,终究多说了一句。

  “刘贼不难对付,自有其弱点在,只是这次,怕是要对不起马邑百姓了!”

  请收藏:https://m.qmka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