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百七十九章 握子待收官_草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黎明时分,晨光都穿不透笼罩在盛京上空的黑烟,动乱已不止限于上层和军队之间。上层崩溃后,北迁满人和当地满人的矛盾再没盖子捂着,纷纷依附不同主干,开始相互攻杀。

  实际上“北迁满人”的描述并不准确,严格说,该是“道光二年北迁派”。在此之前,还分别有“土满”、“雍正派”、“乾隆派”、“嘉庆派”乃至“道光元年派”,建设后方大基地的思路在雍正时期就有了苗头,乾隆时期铺开,嘉庆时期进入**,道光时期水到渠成,不如此,数十万满人北迁哪能这般顺当。

  就像是另一个位面里的挤公车,挤上去的马上就视车下之人为仇敌,谁让公车空间有限呢。满人北迁就是如此写照,每新来一拨满人,就跟之前的满人积下了矛盾。相对而言,道光二年北迁的满人最多,架子最大,就“生存空间”而言,对之前来盛京的满人排挤最严重,也引得其他派别同仇敌忾,这才出现了“本地满人”和“北迁满人”的划分。

  跟“本地满人”相比,最后一批北迁满人成分复杂,没办法紧紧抱团。当本地满人杀来时,也很快散作几团。

  京营官兵和家眷是一拨,以讷亲、庆复和鄂善为首,紧紧护着北门和附近的军营,力拒已陷入躁狂状态的拱圣军和本地满人。将他们凝聚为一体的不止是自保姓命,还有未来的出路。英华报人和上万避难汉人是他们跟英华争取赎罪的筹码,保住了这些人,就保住了未来。

  宗室贵胄们聚起了数万满人,跟高起搭上了线,正通过高起部所控制的东门出城。高起手里有永琪小皇帝,有爱新觉罗,有失了权柄,沦为俘虏的太后,可说是盛京之乱最大一个赢家。

  剩下的零星鱼虾,不是成了动乱的牺牲品,就是出城奔逃,其中就有常保。他没找到茹喜,更挡不住班第,只能撤出皇宫。之后左思右想,不管是讷亲和鄂善,还是高起,都难信任他,毕竟他身上的太后烙印太重,所以两边都不敢投,干脆带着少数心腹,接了家眷,自南门逃出,目的地:辽阳。

  “杀光!烧光!抢光!”

  皇宫里,弥散着浓烈戾气的班第高喊着。

  “再回咱们的老家,钻野林子里,看南蛮能把咱们怎么样!”

  这就是班第的打算,很早他就认为,满人是被汉人的礼教给腐化了,唯一能重振旗鼓的路子,就是如百多年前的祖辈一样,重新化夷。但这不等于要遂圣道之愿,被驱赶到极北冰原去。辽东大得很,到处都是深山野林,足以让满人修养生息,伺机而起。

  他班第既是满人,又是蒙古人,说不定未来又能出一个汗王,在辽东再度崛起呢。

  为此他就必须铲除压在他头上的一切“满人大义”,包括太后,包括皇帝,包括宗室

  请收藏:https://m.qmka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