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261章:局势【二合一】_大魏王子赵弘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他们被赵润、嬴璎所欺骗,却也只能默认,原因很简单,一来是他们理亏,二来,只要魏国的精锐大部分俱在,根本不惧秦国。

  换而言之,如今的关键,还是在于攻伐韩国的那三十万魏国精锐。

  『……但愿赶得及。』

  赵润心下暗暗想道。

  而此时在韩国境内,事实上魏国的军队形势一片大好。

  先说太原郡方向,截止于八月,桓王赵宣在军师参将周与诸位宗卫将领的辅佐下,率领七万余「北一军」一路挺进,迫使韩国太原守乐成不得不采取守势。

  倒不是说桓王赵宣勇武过人,关键在于太原郡同时面对两拨魏军的进攻,除了桓王赵宣这一波人马外,魏国的上党守姜鄙,亦率领三四万上党军(前北三军),自上党北部山区侵入太原郡,迫使太原守乐成与阳邑侯韩徐二人只能分兵抵御。

  面对两面夹击,太原守乐成最初决定先击溃桓王赵宣的军队,毕竟相比较魏将姜鄙那个疯将,桓王赵宣名声不显。

  于是,乐成决定对敌示弱、诱敌深入,为此放弃了太原郡与河东郡的边界「界山」,准备在界山通往晋阳的这条狭长谷道伏击魏军这是唯一的大路。

  可没想到的是,桓王赵宣为人稳重谨慎,与他兄长魏王赵润相比,赵宣缺乏赵润那种「以奇谋胜」的能力,但是在稳重方面,却是其兄的数倍,宁可花费几十倍的时间,派出士卒在界山一带打探,也不愿贸然经过一条凶险未至的峡谷。

  这大大出乎了乐成的意料。

  要知道韩将乐成,他本来就是一名擅长奇兵、奇谋的将领,却没想到碰到军风谨慎的北一军。

  打个比方说,北一军仿佛就是一只乌龟,虽然前进缓慢,但在防御韩军方面却是面面俱到,让乐成无从下口。

  而另外一边,魏将姜鄙的作风则与桓王赵宣恰恰相反,在乐成试图诱击赵宣的期间,姜鄙疯狂地进攻阳邑侯韩徐的军队,打的后者节节败退,最终只能投奔乐成。

  待等到八月前后,桓王赵宣的北一军,仍在一步一步慢慢地向太原郡的治城晋阳推进,这让乐成不敢分兵去援助阳邑侯韩徐,而魏将姜鄙,此时却已占据了「阳邑」、「榆次」、「阳曲」等地,非但切断了太原郡与邯郸北郡的联系,其军势,亦仿佛从东面隐隐包住了晋阳,只要等桓王赵宣麾下的北一军抵达晋阳城下,从另外一面包住晋阳,这两支魏军,即可彻底包围晋阳。

  就像桓王赵宣的军师参将周所说的,此刻的晋阳,就是一座孤城,注定难以久守。

  为了加促晋阳的溃败,周还建议赵宣与姜鄙抢收太原郡的粮食此

  请收藏:https://m.qmka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