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188章:愈演愈烈的战场_大魏王子赵弘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时候,他就已经下令麾下士卒打造投石车,毕竟『武信侯公孙起想要采取拖延战术』的猜测,他早在雒城时就已有所猜测。

  当时,赵弘润就预感此番他们魏军攻打函谷会是一场旷日鏖战,因此,他命人送信回国,让冶造总署派人押运石油桶弹前来三川。

  不可否认,由于种种原因,赵弘润尽量避免再使用石油用单这种战略级别的杀伤武器,但眼下魏国头难当头,他就顾不得许多了。

  什么污染、什么泄密,统统靠边站!

  若国家都覆灭了,函谷这边污染不污染,还有什么关系?石油的秘密泄露不泄露,又有什么关系?

  十月十二日,第一批粮食运到了三川前线魏营。

  这批粮食,可不是魏国朝廷出的,而是赵弘润招募的『王用商人文少伯』从国内以及卫国收购的粮食,毕竟朝廷户部承担『河内战场』与『宋郡战场』这两线的粮草输运已经是力有不迭,因此,赵弘润才会想尽办法自己解决粮草事宜。

  甚至于,为了缓解米粮的压力,不惜让麾下军队的士卒用羊肉充饥。

  此番,文少伯并没有亲自前来,他只是让心腹家卫,催促着民夫将粮食运到了雒城,交割给了他的义兄弟,即赵弘润的幕僚介子鸱,而介子鸱在得到这批粮食后,承担着送粮至函谷、卢氏、横涧,以及河东的汾阴等几个局部战场的魏军手中,用微薄的粮食储量,维系着整个『魏西战场』上多个局部战场的粮草供应,每次押送,不多一分、不少一分,算得清清楚楚、仔仔细细,如履薄冰般让『魏西战场』上诸路魏军都不至于陷入缺粮的困境。

  纵使是赵弘润都佩服不已。

  另外,与粮草一起送到的,还有文少伯的亲笔书信。

  文少伯在信中告诉赵弘润,魏国本土与卫国的粮食已出现了紧缺,因此,他正准备远赴齐鲁之地,找齐国收购粮食。

  这是赵弘润的主意。

  毕竟齐国虽然仍在内乱,赵弘润的兄长赵弘昭(姬昭)辅佐公子白,暂时还未彻底击败后者的几位兄长,但总得来说,由于田耽、田讳、田骜、田武等齐国名将皆遵从齐王吕僖的遗命,选择支持姬昭与公子白,使得姬昭目前已在齐国的内乱中取得了优势,只不过离平定内乱尚有一段距离。

  而在这种情况下,姬昭虽然没办法出兵帮助母国,但却可以在粮食上提供一些帮助。

  问题就在于『梁鲁渠』。

  事实上,魏国与鲁国合力建造的『梁鲁渠』,其实已建成了九成,目前最大的阻遏,来自宋地正统叛军首领宋云的势力——这是一支既不服从魏国、又与降魏宋将南宫垚为敌的宋地本土叛军。

  为了这条河渠,鲁国的士兵去年就与宋云的叛乱军发生了几次冲突,但很遗憾,

  请收藏:https://m.qmka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