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八百七十八章 本土人才_重写科技格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往前推进了,这本质上就是商研学模式。

  而且我们这些年在华夏的发展其实也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们华夏职业技术学校的进步,这是一个从长远看的优势。”

  “既然是孟总投资的培训机构,想必跟大风集团的合作是最成熟的吧?”

  孟谦听出了言外之意,直白的说道,“职业培训机构是跟着社会需要的岗位走的,从来不会跟着某一家企业走。

  我刚才忘了说一点,我们现在如果要在东南亚复制,优势是最大的,因为我们培训机构合作的企业主要还是以华夏企业和亚洲企业为主,这些企业现在越来越多的开始在东南亚投资,我们的资源对接非常方便。”

  泰国方面的担心孟谦很清楚,他们现在担心的是泰国的人才最后都成了大风集团的劳动力。

  见大家还是面露担忧,孟谦干脆把话说的更直白,“其实我完全可以走一条更对自己有利的路,根据大风集团的需要去泰国的高校培养我们想要的人才,这一点我们并不是做不到。

  但现在亚洲学生遇到的一些麻烦是泰国的麻烦,是我们华夏的麻烦,更是大家的麻烦,就像亚洲大学联盟成立时说的那样,联盟希望让亚洲学生留在亚洲,而不是留在具体某一个国家。

  我想要我的人才,我有太多的方式了,我甚至可以再发一个视频邀请全球的人才到大风集团来上班。

  今天我到这里来跟各位聊这个事情,只是想提一个建议,大家听得进听不进,是你们的事情。”

  孟谦突然态度的强硬反而让他们慌了,“孟先生误会了,我们也是在想怎么样可以把这个模式做的更好,就像你说的,像德国的模式不是一朝一夕能复制的,但从长远来看,我们希望未来能走到那一步。”

  “各位,我也不介意告诉你们我的私心是什么,我的私心就是我很看好泰国未来的发展,所以我未来一定会进一步加大在泰国的投资,所以我当然不希望我在泰国的投资打水漂。

  泰国人才的发展,泰国科技的发展,泰国经济的发展,对于我这种重视泰国市场的人来说是好事。

  我想要的是双赢,你们要人才,我也要人才,而且我们要的是更多的人才,只有我们合作,一起把大环境做好了,我们才能快速培养更多的人才,我们才能得到更大的利益。

  毕竟对我来说压制东南亚国家的科技发展完全没有意义,大家一起发展,我高兴还来不及。”

  孟谦作为过来人太清楚此时的东南亚国家想要什么了,他们要的就是更多的本土人才,更多能留在本土的本土人才,只要能帮他们实现这一目的,多分你大风集团一点人才又算的了什么呢。

  孟谦强势与真诚结合的谈判方式消减了泰国代表团不少顾虑,众人赶忙举起酒杯向孟谦敬酒。

  ...

  请收藏:https://m.qmka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