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章96 迫胁上楼船-10_帝国的黎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走漏了风声。

  “赵将军当真会渡江过来安抚汉阳?”吴坚问道。

  “一定会的。”欧阳善肯定道。码头上,王世忠的亲兵已经抢到了一条大船,正忙不迭往船上涌去,欧阳善嘲讽地笑了笑,“汉阳形胜之地,贪生怕死之徒弃如鄙履,正和我等为赵将军献上一份大礼。”

  ............

  鄂州城内东圃院内,邓素向赵行德说明了来意。

  “要我接掌东南行营?”赵行德吃了一惊,他看着陈东、曹良史二人,疑道,“为何不用岳飞?韩世忠?这两位乃世之名将,正可大用......”他话音刚落,邓素抢道:“这也是陛下和曹相公的意思,就算刘彦庆肯相让,接掌东南行营也不容易,元直勿要推脱,国难当头之际,要的便是当仁不让!”

  “可是......”赵行德看着陈东。他的身份,陈东是一清二楚的。当今之世,夏、宋、辽鼎立,天下人心各有所归。赵行德身为夏国将军,执掌保义军,麾下有上万将士,已是特例。现在要接掌东南行营,等若委以方面军司之任,职权都远超过了赵行德在夏国的官爵,这将令护国府平生疑虑,也会令赵行德在宋夏两国之间非常尴尬。

  陈东和曹良史交换了个无奈的眼神。

  赵杞那边不知为何,一力主张由赵行德接掌东南行营,否则宁可拥兵退往广南路。若非赵行德乃在是夏国之将,而西京行营又阻当夏军东进。陈东几乎要怀疑他们之间有什么不为人知的联系。现在看来,还是邓素的解释还要合理些,因为赵行德十年来流落在外,实际上与理社诸人联系极少,也没有参与到两皇子争夺大位中去,更没受赵柯半点恩惠,赵杞觉得赵行德比陈东等人要可能拉拢。所以,当陈东把接掌东南行营作为议和的前提条件时,赵杞便坚持用赵行德为行营都部署,而不愿启用武将或理社中坚人物。

  “接掌东南行营之事,”赵行德看着陈东,犹豫道,“还是另委他人为好。”

  陈兄咳嗽了一声,摇了摇头,叹道:“元直,你有不得以的苦衷,我是知道的。”曹良史也叹息一声,心头有些唏嘘,却听陈东的话锋一转道,“只是,现下形势格禁,元直便先把这事情担当起来,待到局势平稳后,咱们再慢慢另找他人接手。你看如何?”

  他这样商量的口气颇为怪异,邓素奇怪地看了赵行德和陈东二人,不知何故,只道是鄂州内部的事情,也不好多问。曹良史也劝道:“国事维艰,好容易才有了个转机,元直常言大义,难道忍看半壁江山再遭涂炭。若是鄂州不保,辽贼顺势席卷东南,五胡乱华之事再现于今时,就算夏国最后出兵相助,中原残存的一点气运也尽了。”

  曹良史的言语和目光如针一般刺人,

  请收藏:https://m.qmka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