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 模拟犯罪 3-5_解剖师:新概念法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炎麟不等慕容雨川回话就挂了电话。

  他望着昏暗中地面上、墙壁上、一滩滩凌乱的血迹。喃喃自语:“果然如此。”

  他并不认为凶手擦拭那些血迹是为了清理现场,如果他真想那样,就不会用乱刀的手段杀人了。这是一个头脑清醒、工于心计的家伙,他所做的一切都有着清晰的目的性。这是罗炎麟在比较过童幂和娄雪莉的凶案现场后得出的结论。虽然在调查童幂案件时发现过精*和脚印,并一度被认为是凶手的疏忽,然而事后证明,那不过是与案件毫不相干的马新旺误撞到枪口上的。这个事实也恰恰说明,真正的凶手早在杀害童幂时就已经实现了他的完美作案,与杀害娄雪莉的区别在于,他用了两种完全不同的方法。

  在罗炎麟脑海中,一幅幅残暴的画面、一个个凌乱的线索开始串联在一起——

  在第一起案件中,凶手旨在突出“性疟”,所以他选择了以xing感著称的童幂作为对象,先给她服用了迷药,避免挣扎,而杀人过程和捆绑方式无不暗示出性yu。可以说,童幂是在极度快乐中毫无痛苦的死去的,凶手把她的尸体变成了一团让人饥ke的肉,而不是一具恐怖的女尸,结果连无意中发现童幂尸体的马新旺都不能自抑的在现场手银。

  而第二起案件中,凶手却选择了冷艳的娄雪莉作为目标,并且花费了很大精力来布置现场。他通过高超的吊缚技巧将娄雪莉健美的体态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通过疯狂的乱刀让娄雪莉的身体千疮百孔、把整个现场变成宛如地狱一般。他这样做自有目的,绝非一时发狂。他在尽量淡化“性yu”的概念,而要着重突出整个恐怖森然的杀人场面。教室被他当成了一座偌大的舞台,娄雪莉逆吊的造型、地上刻意涂抹过的血迹,以及装点在血泊中的座椅和书本都成了舞台的元素,而凶手真正的意图就是要呈现出这样一幕恐怖的戏剧画面。

  至于捆绑吊缚,则是凶手标志性的个人喜好而已。

  美国马里兰大学的塔菲特教授认为连环杀人凶手可以分为幻想型、使命型、性yu型、刺激型和获利型以及权力型。

  本案凶手最初给罗炎麟的印象是明显的性yu型还包括一点儿刺激型特征,而高超的捆绑技巧、美yan的狩猎对象和被害人身上的精*无疑都是最好的佐证。这样的凶手将犯罪行为视为一种迫不得已,和对现实生活中不如人意的补偿。他们通常欠缺足够的自信,容易感情用事。这样的罪犯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一旦得手,就会越频繁的作案,因为他们每一次得手之后都会陷入情绪低谷,好像吸毒一样,只有更快作案才能得以缓解,随着次数的频繁,他的作案手段也会越显粗糙。按照罗炎麟的估计,至多两到三名被害人,这名凶手就要完全失控了。到时候,他几乎可以毫不费力的把他擒拿到案。

  然而,在意外的看到娄雪莉的凶案照片之后,他先前的想法开始动摇了。为了证实他的猜疑,他亲临现场,通过模拟犯罪,开始愈来愈深入的接近那个未知身份的人。到最后,他彻底推翻了之前的判断,取而代之的是震惊,还有疑惑……

  他遭遇了一个之前从未遇到过的罪犯。而这种罪犯或许也是犯罪史上最危险的类型,或者可以称之为天生的恶魔。

  请收藏:https://m.qmka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